理论之光

理论微信 新浪微博 山东手机报·移动客户端 大众网

大众网>首页>国际军事

什么是撬动卓越全球城市建设的杠杆

2017-05-23来源:解放日报作者:

  作者: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胡伟

  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愿景,要求不断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要让这一宏伟蓝图变成现实,需要全市上下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特别是要以城市治理创新为杠杆撬动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查找短板,不断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管理水平。

  突破“路径依赖”,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我们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锐意改革,激励创新,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断寻求新增长点和驱动力。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这是上海勇当排头兵、敢为先行者和建设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的法宝。当前,上海已经到了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要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就必须加大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力度、速度和强度,着力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各项措施系统集成,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上有新作为,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有新作为,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上有新作为,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有新作为。为此,我们需要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当好标杆,对照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进一步彰显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试验田作用,以此来亮明中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

  目前在一些工作中,一些人比较习惯于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某些改革创新也形成了“路径依赖”,这越来越成为阻碍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有新作为的瓶颈。有鉴于此,必须真正解放思想,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要在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上有新作为,还必须在推进社会治理尤其是城市治理创新上有新作为。建设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有很多工作要做,首要的是克服短板效应,找出制约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瓶颈所在。尤其是要找出影响城市能级提升的短板,集中力量加以破解,以城市治理创新为杠杆撬动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

  对标卓越城市,以补短板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主要不在于高楼大厦和物质条件,而在于城市的灵魂,在于她从骨子里散发出的气质和韵味。正像市党代会报告所描绘的:创新之城充满活力、更有朝气,人文之城公正包容、更富魅力,生态之城更具韧性、更可持续。

  而要实现这一系列目标,上海还有一些短板要补。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理一个超大城市也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应该看到,与国内兄弟城市相比,上海还是比较细致的,这是上海能够成为魅力之城的原因所在。但是,对标国际上的卓越城市,上海的管理还不够精细,城市的宜居性亦有待提升。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我们如何从以往注重城市建设向注重城市治理转变,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如何拿出绣花般的功夫和绝活,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的软实力,还有很多课题需要攻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每年确定的“一号课题”均关乎中央对上海的定位要求,关乎上海改革发展的大局和干部群众的期盼。去年的“一号课题”,就直指城市交通秩序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等“老大难”问题,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取得了积极成效。

  必须认识到,短板就是主要矛盾,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必须针对涉及面广、最难啃的硬骨头,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精准施策,抓落实见实效,力戒形式主义。要牵住城市发展的牛鼻子,带动深水区的改革,以补短板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要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着力补短板、强管理、促公平、提质量,让市民安居乐业。

  上海当好排头兵、先行者,有基础有条件,应当走在前头、开创新路,破解制约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具体而言,应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核心,着力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制度创新。抓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抓改革攻坚,要更加注重持续深化与确有成效;抓民生改善,要更加注重均衡性和群众获得感;抓城市管理,要更加注重消除隐患、防范风险;抓补短板,要更加注重市区协同、攻坚克难。

  推进协同治理,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以补短板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加大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力度、速度和强度,需要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各项措施的系统集成,发挥自贸区改革、科创中心建设、社会治理创新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联动效应,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叠加效果。

  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树立系统思想,注重改革举措配套组合,强化自贸区改革同全市改革的联动、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联动,不断放大政策集成效应。

  新形势下,尤其要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建立多元共治的制度体系为导向,大力进行协同治理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

  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建设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贸易监管服务体系,完善创新促进机制,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创新跨境服务贸易管理模式。

  同时,要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实施激发市场创新动力的收益分配制度,优化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评价激励机制。

  这些具体的改革措施,如何与“四个中心”建设形成联动?如何与创新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彼此衔接?如何与上海的民主法治建设和党的建设产生共振?如何与激发城市的文化活力和软实力相互促进?这些也都是亟待探讨的课题。

  总的来看,发挥自贸区改革、科创中心建设、社会治理创新、全面从严治党的协同治理和协同创新效应,是当前优化上海城市管理和治理的短板和关键。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城市治理的顶层设计,不能各自为政、零敲碎打,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从制度设计和政策设计入手,注重各个系统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同时,要抓住主要矛盾,并由此带动对于其他矛盾的解决,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兼顾、提纲挈领。

  只有这样,才能强化改革创新联动和辐射带动、促进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才能构建城市管理和协同治理新格局,为建设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初审编辑:牛乐耕

责任编辑:李士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