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光

理论微信 新浪微博 山东手机报·移动客户端 大众网

大众网>首页>热点关注

期待官员生态政绩考核扭转“唯GDP论”

2017-01-22来源:宣讲家网作者:

  核心提示:近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对外表示,近期印发的多个涉及生态文明指标的考核,包括由中办、国办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发改委、统计局、环保部、中组部等基于此文件制定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对生态环境指标赋予很高的分值和权重。经济发展可以慢下来,但是生态平衡却不能坏下去,必须强化领导干部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让我们共同关注本期经典案例。

  生态责任成政绩考核必考题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简称《办法》),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将其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这意味着生态责任落实的好坏将成为政绩考核的必考题,这将为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绿色发展指数”成考核重点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明显短板。”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戴彦德说,《办法》突出公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有利于从根本上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为实现“美丽中国”长远目标奠定制度基础。

  按照《办法》,年度评价按照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主要评估各地区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和动态进展,生成各地区绿色发展指数。

  “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放在重要位置,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一致。”在戴彦德看来,《办法》将降低全社会资源能源成本代价,培育新的增长领域和动力,增强实体经济创新活力,并从源头上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重点强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唯GDP论英雄”一度成为一些领导干部的主流政绩观,由于发展方式粗放,忽略环境保护,不少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对此,《办法》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行党政同责,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按照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奖惩并举的原则进行。

  “《办法》把中央关于‘不简单以GDP论英雄’的要求落到了实处,突出‘以生态文明建设论英雄’,树立了政绩考核新导向。”戴彦德说,这对于促进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认为,在我国现行干部管理体制下,《办法》的出台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的执政理念和行为,具有很强的引领性,同时又有明确的科学目标。

  “年度评价”与“五年考核”相结合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经验可以照搬,需要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先试先行和改革创新。

  “评价考核结果的应用,是整个评价考核工作的关键所在,是推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挥棒’。”北京大学城市环境学院教授王学军指出。

  此次《办法》采取年度评价和五年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既监测评价每年的绿色发展进展成效,也综合考核生态文明建设阶段效果,坚持奖惩并举,这将从根本上杜绝拉闸限电等“运动式”做法,引导各级政府长远谋划、系统推进。

  “评价考核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帮助各地区识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王学军说,各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应认真对待评价考核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深入总结、分析和研讨,找到改进途径,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并加以落实。

  革新考核指标是个好开端

  政绩考核无异于一根指挥棒,对于干部任用、政策落实、制度执行乃至治国理政目标的实现都具有导向作用。政绩考核的标准和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职务行为的目标定位。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唯GDP论英雄”,造成了许多负面效应:有些干部以增长代替发展,忽视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有些地方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严重浪费资源、损害环境。如今,考核方式的改变,将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以环境换政绩的冲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增加环保的考核权重,将其放在比GDP更重要的位置,是改进环保工作的重要举措,也契合了绿色等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回应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近年来,环境问题尤其是雾霾频发,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不断扩大,老百姓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诉求愈发强烈。可以说,社会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单纯为了追求经济增速而导致环境质量下降,这样的增长得不偿失。环境是经济和人存活的母体,环境短板不能及时补足,再好的发展政绩也会被抹杀。

  从现实条件来看,今日中国越来越有能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近几年,我们着眼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了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及时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以新理念引领和指导新实践,推动解决发展起来之后出现的新问题。在具体实践中,着力追求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综合施策之下,一些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得以不断整改补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多,各地越来越有信心有决心推动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不过,转变尚需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政策规定如何落地执行,各级干部如何紧跟导向及时调整,走出新的路子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让官员生态政绩考核真正“重起来”

  官员政绩考核压缩GDP考核,增加生态考核权重,此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有过这样的表态。但真正的执行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最近,郑州就曝出该市环保不合格,但政绩考核却优秀的新闻。原来郑州所谓“增加生态考核”,结果只是环保考核权重占比只有16%,相对应的是,经济规模质量效益的权重高达50%。

  在一些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之所以换汤不换药,出现GDP继续独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绩考核体系的改革由地方自行主导,在GDP与税收、就业等实际经济利益挂钩的现实下,地方压缩GDP考核。增加生态考核的意愿并不强,因此难免采取消极的办法抵制。

  如今,这一局面有望改观,近期印发的多个涉及生态文明指标的考核,意味着地方政绩考核今后怎么改,不能再任性而为,不能再糊弄公众,而是遵循国家层面的指导规范。

  根据绿色指标考核体系,资源利用权重占29.3%,环境治理权重占16.5%,环境质量权重占19.3%,生态保护指标权重占16.5%,增长质量权重占9.2%,绿色生活权重占9.2%。其中GDP增长质量权重不到资源利用、环境质量权重的一半,占全部考核权重不到10%。这一指标如果能够最终实行,将有助于改变目前地方政府以经济增长为主的政绩观。

  不过也要看到,因为这些印发的生态文明指标的考核,只是国家对于地方生态考核的总体要求,这样的生态考核印发下去,接下来各地政绩考核制度怎么改,最终是否能让生态考核真正“重起来”,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之前,一些地方曾有绿色GDP的尝试,但大多不了了之。环境考核一旦落在执行层面,往往难度不小。虽然这次印发的几个涉及生态文明指标的考核,比以往更为具体,但具体到实施阶段,还有待明确。

  比如,一些生态文明指标考核,要靠当地政府上报的各种统计数字作为依据,包括关于资源利用、增长质量、绿色生活等一系列数据,倘若地方政府在统计上造假,最终的考核结果就会失真。

  再如,指标考核有“公众满意程度”这一项,对此,谁说了算?在环评领域,公众调查问卷造假并不少见,这是前车之鉴。如果缺乏一套规范的调查程序,“公众满意程度”调查也很容易被人为操纵。

  所以,要想让官员生态考核真正“重起来”,除了增加考核权重,在执行层面至少做好两件事。一是强化问责,对统计数据造假零容忍。二是,让公众参与监督,包括推动考核数据和信息的公开,细化相关程序等。官员政绩考核改革不能关起门来,这一场改革要想成功,开放和透明是第一前提。

  当前我国各类环境问题呈高发态势,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经济发展带给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紧的约束,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退不得的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清洁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的基本人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聚焦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经济发展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以GDP为中心的发展,不仅资源承受不了,环境容纳不了,社会也接受不了。

  当然也要看到,有关生态文明指标考核的一系列办法,只是国家对地方生态考核的总体要求,接下来,各地政绩考核制度怎么改、最终是否能让生态考核真正“重起来”,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为此,必须强化问责,对统计数据造假零容忍;还要推动考核数据和信息公开,让社会公众参与进来,确保政策真正落地。

  经济发展可以慢下来,但是生态平衡却不能坏下去,必须强化领导干部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从制度上、管理上、源头上有效遏制住破坏生态环境的势头,堵住各式各样的理由借口,让破坏生态行为无机可乘、无空可钻。而把生态政绩考核纳入干部考核管理体系,是破解GDP崇拜、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建设,建立完整的考核惩处和监管机制予以支撑,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才能真正达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的目的。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初审编辑:牛乐耕

责任编辑:李士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