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对青少年的红色文化教育

2021-06-28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

  做好红色文化教育需用心,为铸牢青少年红色文化高地提供重要保障。对青少年做好红色文化教育,应该重视个人品德修养。一场好的红色故事宣讲,就是一次道德情操洗礼。衡量其效果的重要指标,就是能否引发人们的崇敬之心、感恩之心和关爱之心。首先,贵在引发崇敬之心。红色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无数仁人志士和红色热土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对青少年做好红色文化教育,需在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引发他们的崇敬之心。唯有广大青少年对红色文化拥有了崇敬之心,才能形成心灵契合,最终达到在精神上、思想上受到洗礼的良好教育效果。其次,贵在启发感恩之心。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做好红色文化教育,还应注重启发青少年对无数革命英烈、舍小家顾大家的革命老区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恩之心。如此,才能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进入心扉,从而引导青少年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为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而不懈努力。再次,贵在激发关爱之心。对于广大青少年而言,应通过各种支持措施,引导和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与智慧,关心帮助老区人民和军烈属的生活,并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这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红色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做好红色文化教育需用情,为铸牢青少年红色文化高地营造良好情境。首先,需用真感情。唯有真情,才能打动人。红色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厚度,真感情是穿透这一厚度的一把利剑,以真感情示人是做好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法宝。其次,善于激发真感情。激发真感情的途径手段多种多样。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鄂豫皖苏区28年浴血奋战,20万大别山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在册的烈士就达13万多,当时人口不足10万的新县就有5.5万人为革命而牺牲。”通过这5个数字,革命之艰难和悲壮跃然纸上。此外,语气、语调和语速以及恰当得体的态势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式方法。再次,善于把真感情转化为实际行动。红色文化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文化本身,而在于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做好红色文化教育需用力,为铸牢青少年红色文化高地提供重要支撑。面对伴随着网络发展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对他们进行具有历史沧桑感的红色文化教育,需要注意方式方法,用好合力。一是把红色文化巧妙融入课程教学之中。课程教学是青少年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主渠道。把红色故事融入日常教学尤其是思政课教学中,是学校对青少年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二是把红色文化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课程教学是对青少年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但决不是只抓教学就够了,还需要依托青少年所处的校园环境,如在教室板报、校园宣传栏、电子屏幕和校园广播台等宣传平台,以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大节点有机融入红色故事,使青少年在校园中能够随时随地受到红色文化的呵护和滋养。三是调动青少年参与红色文化教育的积极性。红色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入脑入心,体验式教育能够有效促进青少年真正领悟红色文化的深厚内涵和重要启迪。号召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各种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尤其鼓励支持他们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学习参观、进行故事宣讲等活动,使他们切实感受红色基因的热情和脉动,从而受到红色文化的洗礼和感召。

  此外,对青少年进行红色文化教育,还应积极拓展到他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网络阵地中。一是有效利用网上资源,为各级各类课程建设服务。二是积极进行校园网络红色文化资源库建设,擦亮校园文化的红色底片。校园网是青少年在学校获取学习、生活等信息的重要资源平台,应集中人力、物力,做好、做大、做强校园网络资源库建设,尤其在德育工作者指导下加大网络红色文化故事的推介和宣讲,也可以利用与革命老区、红色圣地网站合作的方式,使广大青少年不用走出校门就能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和洗礼。三是及时推送各种红色文化教育体验活动,大力拓展网络红色文化的教育范围。目前,有些学校非常重视发挥学生体验红色文化的教育优势,有的学校陆续推出了让学生把红色故事讲出来、唱出来、画出来和演出来等丰富多彩的创新举措。在此基础上,学校应积极向各大融媒体平台推送这些活动,创造青少年大展风采的机会,从而推动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