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素养因何而来

2018-07-27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 李大光

  科学素质,从小里说,是一个人对科技议题的认知与观点;从大里说,则是一个国家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与辨识程度。从轻里说,科学素质关乎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理性判断与决策;从重里说,则会影响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稳定与安全。鉴于此,本期编辑部特邀请相关专家围绕科学素质进行讨论。

  

  ■李大光

  

  现代对科学素养概念的讨论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主要原因是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发射成功后,引发的关于美国科学技术教育危机、科学技术落后以及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支持程度的担忧。美国人认为,美国的后代在各种国际科学竞赛中成绩的低下,预示着未来美国人无法在科学技术的竞争中取胜。

  

  自上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和其他国家对科学素养的关注和持续研究便从未中断。在过去的40年时间内,讨论科学素养问题的论文和文章呈现上升趋势。从1974年到1990年期间,与科学素养有关的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会议论文、项目计划文章、项目报告和期刊社论等文献就多达300多篇。

  

  1983年,乔恩·米勒在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出版的特刊《代达罗斯》发表的文章“Scientific Literacy: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review”从概念和经验角度对科学素养概念进行审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认为概念的形成应该符合“当代形势”,当代的美国社会是“科学技术社会”。

  

  按照这个社会形态的需要,他提出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科学的准则和方法、科学的主要术语和观点、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对这三个维度作了一些修改,并逐步建立采用社会学的方法进行测度的评估体系。

  

  米勒在这个领域的贡献主要在于在认真总结前人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科学素养的定义和内涵。他在1983年的文章不仅兼顾到科学素养的各种观点,并对其进行融会贯通,同时提出了科学素养的多维性。他不仅确定了概念,而且在后来通过开放和定性研究确定了测度方法和题目。这是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敏感地意识到科学素养的社会维度和文化维度。目前共有40个国家采用他的维度和指标以及测试题目进行本国的调查。

  

  最早详细讨论公众科学素养的著作大概是国际成人素养方法研究所学者托马斯(Thomas)和肯杜(Kondo)于1978年发表的《向科学素养迈进》,该报告是为研究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科学素养标准和实现方法而进行的设计。印度政府国家科学技术传播委员会支持的一个印度基层志愿科普组织(Vikas Bharati)是由学者和科普积极分子组成的,这个组织撰写了一个关于提高印度公众科学素养的报告《全民基础科学》。上述两个报告都是具有发展中国家科学素养的特点的研究性战略发展式的报告。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国际讨论中,米勒认为,科学素养是多维的概念。界定科学素养的概念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而是一种评价。科学素养应该被看作是社会公民和消费者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科学素养的概念并不是指公众对科学已经达到很好的理解程度,而是指一种基本程度。

  

  他认为,科学素养具有以下内容:1. 理解基本的科学技术术语和概念;2.理解对现实的设计进行科学检验的过程和方法;3.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米勒根据国际研讨形成的科学素养的几个维度,进而通过项目反应理论设计出科学素养调查指标和问卷。世界上关注本国科学素养发展的研究机构开始逐步采用米勒的调查问卷进行本国的科学素养调查。

  

  中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调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从1982年开始在其《科学与工程学指标》中进行“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与态度”国际比较数据分析。2001年将中国在2001年进行的中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态度的调查列入国际比较数据分析。

  

  从此之后,中国成为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的主要国家,其调查数据在国际比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数据的分析还包括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对科学技术信息感兴趣程度、公众的科学技术知识水平和对科学技术相关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等。从数量上看,已经涉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返回首页>>

初审编辑:牛乐耕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