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必须做到“四个落实到位”

2018-11-1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德军

  关于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历来是是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历程,也是民营经济大发展的历程。无论是对民营经济地位的确定、总量规模的提升,还是发展政策的制定、环境的营造,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次从中央到地方分别召开民营经济座谈会,主要领导专门听取民营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民营经济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这对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结合山东实际,我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做到“四个落实到位”:

   1.对民营经济地位的认识要落实到位。我国对民营经济的认识实际上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虽然我们从法律上明确了民营经济的地位,但总是还会出现所谓的“民营经济离场论”等错误认识,而且这种认识在某些方面、某些环节上会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负面影响。这次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明确提出:“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对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给与了明确的定位,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贯彻。一是要真正的给与民营经济“国民待遇”。与国有企业相比,特别是在准入领域、项目申报、资金融通、人才政策等方面,各项政策路径已打通,不存在区别。但是在思想认识上,不少人还存在“歧视心理”,事实上还存在区别对待的问题。比如,在去产能、去杠杆方面,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执行同样标准,不能戴着有色眼镜落实政策,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对民营企业断贷抽贷等。二是要处理好与民营企业家的关系。目前出现了不好的倾向,不少单位、不少人,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心有种种顾虑,刻意保持与民营企业家的距离,既听不到民营企业家的心声和诉求,也不愿意积极主动帮助解决困难,很多时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能把握好亲清型政商关系的“度”。

  2.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政策要落实到位。目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从国家到地方已经出台了很多,如中央出台了包括四次降准、减税降费、设立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增加贷款贴现等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自去年出台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10条意见之后,近期密集推出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45条、扩内需补短板促发展42条等,这一系列政策措施都是“真金白银”。但是我们很多民营企业家却没有获得感,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正像家义书记讲的:“看到政策,无法享受;看到空间,无法进入;看到机会,无法把握”。政策制定的是否科学,是否符合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非常重要,但是否能够落实到位,让民营经济享受到政策红利,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政策制定时要做好前期调研,切实找准民营经济存在的瓶颈问题和现实需求;然后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扩大政策信息的公开度,彻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第三,要加强政策执行的监督、考核,提高执行力;要转变观念,变管理为服务。

  3.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创新要求要落实到位。任何企业创新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义,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改革开放以来,约75%的技术创新,65%的国内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来自民营企业。应该说,创新已成谋求生存、谋求发展的现实问题。但是由于民营企业之间的千差万别,规模大小不一,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今后要把民营企业创新与政府对创新的支持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力。一是要提高民营企业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水平,不同的企业要形成适合自己的创新模式,要力求拥有一定的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在本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二是鼓励民营企业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在企业适当的规模、适当的时机走出“家族式”企业的弊端,提高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三是要不断推出支持创新的政策。国家和省里、各有关部门围绕创新不断推出新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并加快推动政策落地,引导民营企业更好的创新。“要把支持民营企业作为检验干部能力,特别是驾驭市场能力、抓落实能力、推动发展能力的重要尺度。”

  4.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营造要落实到位。环境是一种倍增器,可以使民营企业发挥更大的主动性,也可以使我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实效效果倍增。在环境营造上抓好三点:一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要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二是公平的服务环境。包括政务环境、商务环境、公共服务环境等,培育一流的适宜企业家成长的土壤。家义书记指出:“在全社会培育创新创造、尊重企业家的土壤,至为关键,这比眼睛只盯着项目资源重要得多。”三是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特别是许新一代民营企业家要坚持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关注他们的思想,关注他们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引导,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做到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

  作者单位: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

返回首页>>

初审编辑:牛乐耕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