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精神”的新时代内涵

2021-04-14  来源:  作者: 李建萍

古丝绸之路满载各国人民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汉代张骞出使西域,陆上丝绸之路开始被世人熟知。随着唐宋时期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海上丝绸之路被开辟。海陆丝绸之路相得益彰,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亚欧非的通道,将世界连为一体。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带给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不仅是精致的丝绸制品和精湛的手工艺品,更多的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善的大国气度与风范。

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知的,伟大的古老文明更是相亲的。中华优秀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正是因为不同民族、地区之间相互沟通交流,互通有无,灿烂辉煌的人类文明才得以延续,而“丝路精神”就起源于绵延千里的丝绸之路,历久弥新,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2013年9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指出,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最早关于丝路精神的表述。2017年5月,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再次强调,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2019年4月,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进一步指出,我们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推动各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通过双边合作、三方合作、多边合作等各种形式,把大家的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聚沙成塔、积水成渊。2019年8月,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加强文明对话,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交流、促进各国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习近平的这一系列论述赋予丝路精神以新时代内涵。

和平合作是新时代丝路精神的核心内涵。丝路精神强调各国应该共同努力,建立平等互商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公平共享的世界格局,这是丝路精神最核心的民族特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弘扬古丝绸之路精神,促进国际合作,追求的是互利共赢,不是你输我赢。丝路精神选择的是和平与合作的道路,延续了古丝绸之路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的和平交流之路。历史的印记告诉我们,世界各国应该一律平等,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应得到合理保护。继承发扬丝路精神,就是坚持和平合作,丝路精神是东西方合作与和平的桥梁和纽带,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正能量,具有深远的全球影响力。

开放包容是新时代丝路精神的完美诠释。人类文明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开放包容的交流将不断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从而开创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繁荣新时期。“一带一路”倡议的开放包容体现在不限国别、不改变他国政治制度、不封闭排外,本着自愿参与的原则,有意愿的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参与进来,这是对丝路精神的完美诠释与继承。习近平在2020年政协经济界联组会上重点提到开放议题,提出,现在国际上保护主义思潮上升,但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互联互通不仅包括中国对外的文化输出,也是沿线地区的宗教文化、音乐舞蹈文化等对传统文化丰富与补充的过程,在秉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外国优秀文化,中华文化的博大,就在于它的开放与包容。

互学互鉴是新时代丝路精神的重要见证。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不同历史、宗教、习俗,彼此交相辉映、相因相生,共同擘画出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丝绸之路见证了东西方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进程。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生存方式和技术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但正是因为这些差异性,给各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互相学习与借鉴的可能性与动力。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西方,推动了文艺复兴,为世界文明的变革做出了突出贡献;基督教、摩尼教、佛教、伊斯兰教等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西方油画技术与中国的传统画有机融合,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写意油画,创新了传统绘画领域。2019年5月,习近平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强调,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互利共赢是新时代丝路精神的终极目标。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丝路精神不仅是中国的战略构想,也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共同理念,各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精神,通过互补式发展,为互利互惠创造了新的平台与机遇,从而构建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基础上,沿线国家实现商品、资源、成果的互利与共享,加速技术、资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不同文化发生碰撞与交流,人类社会得到质的飞跃与发展,丝绸之路同时实现了文化要素和生产要素的共赢。

新时代的“丝路精神”在继承古丝绸之路精神基础上,突破了时空限制,兼具“时代性”、“开拓性”和“先进性”,是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必然逻辑。

摘自: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忠高主编的《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一章,本文作者: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张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