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网”织出城市美好生活

2020-06-18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作者:彭勃《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18日06版)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论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现代城市治理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

  如何坚持系统思维、全局思维和战略思维,通过科学性、基础性、体系性的自我革命与治理创新,交出一张建设人民城市的满意答卷?上海近年来开展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两张网”实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与开拓。

  重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城市治理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感受。不断提高城市治理水平,需要推动政务服务和城市运行更高效、更便捷、更精准,为此,“两张网”的创新应运而生。

  “两张网”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特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张网”的建设,起笔在刀刃向内,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对政府机构进行自我加压和自我革命,落脚点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政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事。它不是局部性、项目化和临时性的创新举措,而是系统化、基础性的建设工程。不仅是技术手段创新,更是管理模式创新、行政方式重塑、体制机制变革,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城市治理的全方位变革。随着“两张网”的建设进入攻坚阶段,势必形成强大的牵引力量,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技术赋能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服务

  为人民提供稳定、优质、便捷的服务,城市治理时常需要在“刀尖上跳舞”“螺蛳壳里做道场”,需要在动与静的瞬息之间捕捉政策窗口,需要面对巨量而千差万别的人口追求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可行性和可达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为政府治理能力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上海以“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为抓手,推动城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两张网”建设的机理和工作路径,是通过技术赋能,全面改造和创新城市治理机制,使城市治理主体获得更加高效、精准和有预见性的治理能力,切实提升城市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血肉联系的连心网

  “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是政府自我革新和提升能级的工作路径和手段,“两张网”不是由政府伸向企业和民众的单向管理与服务的链条,而是多向沟通的平台。精准高效及时的公共服务,提升了企业、市民与政府管理服务部门之间的治理关系黏度。

  2019年是“一网通办”攻坚年,上海完成了审批时限平均减半、审批提交材料平均减半、100个事项进行流程再造、新增100项“全市通办”个人事项;2020年的目标是攻坚提升,提出了本市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从侧重行政权力事项向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并重转变。同时,通过一些专门性的制度设计和机制创新,将企业和市民的影响力引入到政务服务和管理创新中。上海在全国率先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将评价权交给企业和人民群众;在12345热线和“一网通办”门户网站开设“千万市民来找茬”栏目,倒逼政府部门提升服务水平。

  在“两张网”的双向管道设计中,实质性联系和海量的频繁互动,精准的沟通和回应机制,构建了人民与城市之间的新型关系,人民城市成为实实在在的城市生活场景。“两张网”的建设催生了人民城市理念的具象化实践,理性的市民文化、主人翁精神、自豪感和责任感,内融于血脉,外化为言行,使“两张网”成为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连心网。

  (作者:彭勃,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