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光

理论微信 新浪微博 山东手机报·移动客户端 大众网

推动山东省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2015-11-24来源:大众网作者:余东华
编者按:

    今年7月召开的山东省委十届十二次会议确定,山东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精准有效的措施推动稳增长调结构,着重把握“四个关键环节”,努力实现八个方面新进展。围绕这个主题,10月12日,“新常态·新定位·新提升——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大型采访活动即将启动。活动将通过全国新媒体的视角,全方位展现山东在经济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迎难而上、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和成就亮点。

  10月7日起,大众网、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大众网官方微博、微信全平台推出系列文章——行稳致远在担当,围绕“一个定位,三个提升”,从项目园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及促进消费改善民生六个方面,宏观讲述山东“稳调”故事,全景呈现为“走在前列”而奏响的山东乐章。

“行稳致远在担当”(103)

推动山东省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余东华

  山东是工业大省,多年来工业增加值位居全国三甲。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与全球新科技变革、新工业革命浪潮和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相互叠加的。一方面,这迫使山东工业不得不以调整升级来适应新常态下的新挑战;另一方面,这也为山东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供了难得机遇。腾笼换鸟、转型升级就是要通过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实现提质增效、结构优化,这一过程必然面临脱胎换骨式的阵痛,短期内可能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区域利益格局产生破局式影响,这就需要决策者具有谋划长远、敢于担当的魄力、勇气和精神境界。

  未来5-10年内,是山东工业实现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一方面,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工业革命的挑战,中央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方略,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为山东工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另一方面,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将成为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这就为山东工业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氛围和环境。山东能不能抓住这次机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直接关系到山东未来5-10年内能否走在前列,引领新常态、催生新亮点、形成新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坚持走高端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工业发展道路。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支持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成果应用,培育新型生产方式。推进两化融合贯标,对照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帮助试点企业开展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创新。推进互联网+制造,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融合试点,推动制造企业开展线上线下、柔性制造、大规模个性定制等制造模式创新试点,促进传统制造模式向基于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新模式转变。

  二是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协同创新网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学术自由探索、研发要素配置公平合理的创新环境。以企业为主体,以研发为中心,以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为载体,以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产业创新工程为抓手,以技术研发联盟为创新动力,培育和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全面提升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组建合作研发创新联盟,通过科学论证确定新的研究领域和计划,共同推进先进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对有重大经济影响和社会意义的战略领域,将创新过程中的产业界、学术界、政府部门、消费者等主体聚集在一起,形成协同创新网络,共同确定这些战略领域的研发重点、期限和行动计划,并通过法律、组织、经济、社会、技术工具的创新来实施这些战略领域的重大创新计划。

  三是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加快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管理方式从审批管理为主向规则管理为主转变。推进科技项目管理改革,加强科技宏观统筹,完善统筹协调的宏观决策体系,健全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和生产经营的内在积极性。加大工业研发投入,突破抢占市场先机的技术障碍。加大对前瞻性技术的投入,构筑未来竞争优势。加快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创新成果产业化。新增土地资源要明确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大项目、大基地倾斜,实现土地要素的集约使用。调整优化存量土地管理,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充足空间。坚持合理分工、科学布局、统筹安排、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调整先进制造业的空间布局,鼓励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引导制造业集聚发展,建设节约型资源开发体系,提高资源开发与使用效能。改善财政补贴使用机制,完善产业创新服务体系。集中有限财力,体现产业导向,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推动工业应用技术开发和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为了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政府可以合理使用出口退税、资源类企业并购补贴,自主创新激励等财政补贴政策;对于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例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推广支持和政府采购等方面实行适当倾斜的政策。

  四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新兴技术产业化和制造业服务化。推动制造业服务化,鼓励制造企业发展集成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依托先进制造业基地培育一批高水平、广覆盖的省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引导大型工业企业建设内部工业设计机构,建设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加快引进国外知名设计机构,构建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工业设计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等方面的研发应用,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货物配载中心,推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加强物流一体化和信用体系建设,推广现代物流技术装备,依托产业集群建设一批重点行业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加强供应链管理,支持一批供应链管理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强化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实现对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产成品和产品消费全过程识别和跟踪,促进生产和销售信息同步共享、消费需求及时反馈。

  五是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和品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引导企业应用卓越绩效管理、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建设一批质量控制与技术评价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广东制造企业开展优质制造。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企业质量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推动大中型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推动企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建设质量信息信用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重要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制造业品牌培育,建设一批全国和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支持名牌企业联合打造网上山东名牌商城

  六是推动制造业走出去与逆梯度转移,获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市场和要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海外资产价格相对降低,使得通过并购海外资产、优化制造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更加有效地配置要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为制造业走出国门提供了契机。制造业企业可以在获得有形资产的同时,收购专利、技术标准和品牌等无形资产,实现向价值链高端环节的跃迁。同时,可以绕过发达国家的壁垒,占领国际市场,获得生产要素。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中国制造业要抓住全球经济调整和产业转移的契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打造适合区位特点和比较优势的开放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走出国门,获取转型发展所需的外部资源和国际市场,在境外建立紧缺资源开发基地、产品研发和加工制造基地、营销网络和渠道。在具体方式上,可以运用代工、外包等多种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开展跨国经营,逐步建立全球生产和运营体系。(作者系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初审编辑:王磊

责任编辑:牛乐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