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光

理论微信 新浪微博 山东手机报·移动客户端 大众网

财政改革以定向、精准支出为施力点,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2015-11-24来源:大众网作者:张文

编者按:

  今年7月召开的山东省委十届十二次会议确定,山东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精准有效的措施推动稳增长调结构,着重把握“四个关键环节”,努力实现八个方面新进展。围绕这个主题,10月12日,“新常态·新定位·新提升——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大型采访活动在济南启动。活动将通过全国新媒体的视角,全方位展现山东在经济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迎难而上、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和成就亮点。

  10月7日起,大众网、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大众网官方微博、微信全平台推出系列文章——行稳致远在担当,围绕“一个定位,三个提升”,从项目园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及促进消费改善民生六个方面,宏观讲述山东“稳调”故事,全景呈现为“走在前列”而奏响的山东乐章。

“行稳致远在担当”(99)

  财政改革以定向、精准支出为施力点,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张文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整体复苏的动力不足,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受国际经济形势和“三期叠加”的影响,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着体制改革、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的巨大压力,转方式、调结构与稳增长成为我省深化改革的核心功课。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财税体制改革是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和破解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的“先手棋”。近年来,山东通过凝聚重叠共识和深化制度创新,针对新常态下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坚持整体联动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存量调整与增量提质相结合,以财政改革的深化全面助力经济新常态,并取得积极成效。

  一、以体系化制度创新为统筹抓手,做实经济新常态治理的现代财政基石。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联结、疏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核心节点,责权明晰、规范透明的现代财政制度是现代经济治理的基本体制保障。立足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顶层战略部署,2014年山东出台了《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意见》,确定了24条财税体制改革的新举措,遵循“分事”、“分税”、“分转”、“分管”的逻辑路径,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稳步实施税制改革,深化转移支付改革,深入推进预算透明度与全口径预算管理改革,形成了科学规范、逻辑合理、法治高效的现代财政制度体系,为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的各种压力做实了制度准备。

  二、以定向、精准支出为施力点,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在于存量优化与增量扩容,而不论是经济存量的优化升级,抑或是经济增量的培育生长,均需要精准、有力的财政支撑和保障。近年来,山东围绕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导向明确、针对性强、措施得力的财政助力举措,尤其是2015年6月份以来,对地方石化、船舶、轮胎等传统行业的升级改造强化定向财政支持,对现代物流业、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等加大精准培植力度,以结构调整力促经济提质增效。

  三、以结构性减税降负为发力点,撬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在经济新常态下,结构性减税降负仍是促进经济提效升级的基本政策导向。通过税费负担的结构性调减和调增,确立税负分配的正向引导机制和压力约束机制,可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功能,撬动税源生长。近年来,山东通过稳步推进“营改增”等税制改革,深度推进清费正税,大力压减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强化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等的税费优惠规模和力度,确立了撬动税源生长的正向税负激励机制,对经济“轻装上阵”形成有效助力。

  四、以改进财政资金使用方式为创新点,全方位提升财政经济绩效。当前,我省财政收入增长由高速通道驶向中速通道,而民生类等财政支出的刚性有增无减,财政收支平衡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由此使得节支提效成为财政治理的新常态。山东紧切现实,从源头上规范公务支出,厉行节约,强化财政金融融合,通过建立财政风险补偿和损失分担机制,实施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补贴试点,探索实施市场化的股权投资模式,积极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完善财政担保体系等方式,大力推进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改革,通过财政资金的精细化管理撬动社会资本的参与和经济健康增长。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初审编辑:牛乐耕

责任编辑:王雨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