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特征

2018-10-10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 刘涛

  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这一发展机遇下,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中制度规划的前瞻性。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从统筹城乡到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三农”领域呈现的新的发展需要我们必须用前瞻性的眼光和思路去应对新的问题。例如,对于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问题,其目的就是要实现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的均衡配置,而切入点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乡村振兴战略中效益意识的强化性。乡村振兴战略在资源配置问题上,逐步强化效益意识,注重保护乡村资源,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并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点。因此,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坚持需求导向,将农业生产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变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不仅如此,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方面,还应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科技创新驱动,积极发展开放型农业。

  乡村振兴战略中保障制度的完善性。促使农业农村领域的更好更快发展,就应该坚持财政支出优先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乡村振兴,单靠各级财政投入远远不够。还必须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乡村振兴战略中规模结构的多元性。在坚持乡村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逐步探索出多元化发展的规律性。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已经由量的积累进入质的提升阶段,乡村振兴肩负着化解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使命。乡村经济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和继承传统农业的衣食功能,而且还要尊重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紧盯市场需求,突出乡村的产业多样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推进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 一条龙,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乡村振兴战略中乡风文明的现代性。乡风文明的内涵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过程。在未来现代化进程中,乡风文明的重点就是要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内容,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乡村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不仅要注重人的现代化,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而且要时刻预防和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特别是在婚丧嫁娶中,要摒弃传统陋习,减轻农村人情消费负担。不仅如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领下,应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需要注意的是,促进乡风文明不仅是提高乡村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有利于改善乡村营商环境、促进乡村生产力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委党校)

返回首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