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光

理论微信 新浪微博 山东手机报·移动客户端 大众网

上官仕青《山沟沟里的小康梦》

2017-05-10来源:山东宣讲网作者:

  2015年7月27日,怀揣着奉献基层的梦想,我第一次踏上了郯城县三井村的土地,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三井村背依马陵山,干旱缺水、道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十里八乡甚至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吃不饱、穿不暖,嫁女莫嫁三井汉”。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来到这样的村里工作,我感到压力山大。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要干好村官首先得当好村民。为了让老百姓尽快地接受我,认可我,我开始挨家挨户的去串门,走到哪都不拿自己当外人,遇到活干活,遇到事办事,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帮孩子复习功课。时间长了,乡亲们都知道村里新来了个大学生,再入户时,总能喝上一口热茶,吃上一口热饭。
  在走村入户过程中,我也慢慢了解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干如焦渣湿如胶,不干不湿甩不掉”,是三井的真实写照。以前连收粮食的都不愿意来我们村,他们说三井都是土路,高低不平,弄不好还会翻车。所以就算乡亲们每斤粮食少要几分钱,他们也不愿意来。什么时候能把“泥水路”变成“水泥路”成为老百姓朝思暮想的期盼。
  省政协驻村帮扶组给我们传来了政策,送来了资金,带来了蝶变的契机。要想富先修路,让老百姓走出去是迈上小康的第一步。我们都知道,修路需要拆厕所、清理三堆,改变老百姓的生活习惯,甚至还会影响个别群众的利益,这中间肯定会有不少的困难,我们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正如我们所想到的那样,68岁的张大娘说:“我这柴火垛放这几十年了,从老辈了就这样,你们不让我放这,我放哪?”我们费尽口舌想尽办法也做不通她的工作,最后连她家的门都进不去了。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张大娘后来竟然自己把柴火垛移走了。原来是村里最有威信的建国前老党员黄俊英奶奶出面做了工作。群众工作做通了,户户通工程进展的更顺利了。乡亲们自发捐款,大家齐心协力,自觉拆除门前厕所、柴火垛等杂物,党员们更是放下地里的农活,不要一份报酬,义务参与修路。就这样,我们硬是将计划5个月的工程在4个月内顺利完成。在竣工的那天,李大爷在新修的水泥路上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久久不愿离开。他说:“俺们村也有水泥路了,再也不用看着别村的路眼红了。”
  打好了脱贫第一枪,我们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直说:“你们不是来镀金的,是干实事的”。听到这话,我们的干劲更足了,迅速研究制定了脱贫致富“五化”方案。有了方案,老百姓觉得日子真的有了盼头。
  没有什么比梦想更有力量,三井人的洪荒之力爆发了。包村干部张侠是一位年轻母亲,因为家中无人照看,她4岁的女儿周末只能跟着妈妈上班,记得在秸秆禁烧的那一个月里,好几个晚上小家伙是在我的怀里睡着的,而她的妈妈还在田野里坚守。有一天,她问我:“阿姨,你们怎么没有星期六、星期天啊?妈妈都没时间陪我玩。”我想了想、说:“会有的,等三井的小广场建好了,妈妈就能带你来玩了。”
  像张侠这样的三井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以不同的形式为三井的梦想奉献着。徐勤奉是省定贫困户,但是当我把2000元帮扶资金送给他时,他却摆手拒绝了,他说:“我年纪大了,花不了什么钱,咱村花钱的地方多,要把钱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今年7月,村里迎来了参与暑期“三下乡”的大学生,他们说:“姐,咱们村挺好啊,比我老家强多了,不像贫困村啊”,听到学生们这样说,我内心充满了自豪感。是的,一年来三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一年时间我们完成道路硬化13.5万平方米,栽植绿化苗木2.6万株,安装亮化路灯385盏,新建农业产业化大棚78个,新修文化广场5处,五化工程全部完成。乡亲们逢人就说:“真没想到,我们三井也会有今天呐。”
  但其实,我想到了!党的扶贫政策落地山村才有了三井的今天,驻村工作组、包村干部的真抓实干、党员群众的无私奉献共同织就了三井村的小康梦。
  如今我们在筑梦路上阔步向前,借力国家级旅游扶贫试点村的帮扶政策,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东山旅游开发项目和水果采摘园已经完成土地流转,将于近期开工建设。未来2年,我们将建成红石庄园、鲁冰花园……三井的发展只是千千万万个乡村变迁的一个缩影,而我也只是千万名大学生村官中的一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我们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我相信勤劳筑梦的乡亲们定会在发展中圆梦,而我们的村官梦也会在希望的土地上尽情绽放!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士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