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光

理论微信 新浪微博 山东手机报·移动客户端 大众网

大众网>首页>宣讲时间

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升级

2017-02-27来源:《理论学习》作者:许兰菊 刘延华 孟苗苗

  山东省德州市运河经济开发区芦庄村以党建工作为先导,通过加强党员管理增强党组织凝聚力,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改变农村面貌,通过创新社会治理提升群众满意度。自2011年以来,用5年多的时间,不仅基层党组织彻底摆脱了软弱涣散的状态,而且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负债400多万元到资产过亿元的华丽“变身”,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其中有些做法对新常态下如何探索农村发展新路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抓党建,聚民心,为基层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奠定群众基础

  在2011年之前近十年的时间里,芦庄村党支部处于几近瘫痪的状态,支部活动未曾正常开展,也没有发展过新党员,群众对党支部不作为、党员不能作表率意见很大。2011年年初,芦庄村两委班子换届,换届之后,新班子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的严格管理。

  (一)开门评党员。2011年底,芦庄村开始了之后每年一次的优秀党员评比活动,活动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由全体村民以户为单位对所有党员进行评议,评议票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第二步,在全体村民满意度较高的党员中由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每名村民代表代表15-20户村民)进行优秀党员的评选(村两委班子成员不参加优秀党员评选),得票超过半数者即为优秀党员。因为评选以全体村民的满意票为入选基础,只有那些走在前列、干在前头,切实在群众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而当选,从而使优秀党员的含金量更高,对党员发挥好表率作用也更具引导性。

  (二)严格党员管理。一是抓党员的日常管理。严肃“三会一课”等基层党组织日常活动管理,彻底纠治组织生活走过场的弊病,重树党组织威信。根据农村党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实际,将基层党组织日常管理制度整理成简明好记的廉政建设“十坚持十严禁”、党支部议事决策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等上墙公布,方便党员把握、遵行。二是建党员档案。全体党员的支部日常活动参与情况、每年的优秀党员评选结果、培训交流、参观学习等的心得体会等全部进入党员档案(不能书写的口述代笔),强化对党员“小节”的外在约束。三是除名不合格党员。芦庄村党支部把纪律挺在前面,对长期不参加党支部活动且不听劝告者,果断予以除名。2015年经党小组提出申请,支部全体党员大会讨论通过,并报运河街道办事处党工委批准,除名两名不合格党员,保证了组织的严肃性和纯洁性,支部风气为之一振。

  (三)开展支部帮扶困难党员,党员帮扶困难群众活动。因历史原因,芦庄村党支部党员年龄普遍偏大,年龄超过60岁的老党员占全部81名党员的一半以上。支部根据现实情况,对年老体弱确有困难的10名困难党员由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结对帮扶。除困难党员外,其他部分党员按照一名党员加一名村民代表组成一个帮扶小组,结对帮扶一户困难群众的方式,对村里17户困难群众进行帮扶。帮扶主要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寻找致富门路,对身体或精神有残疾的特殊帮扶对象也尽量按其情况帮助寻找适合的就业或创收方式,让其既能劳有所得、自食其力,也能重新树立对生活的自信。

  芦庄村党支部“正人先正已”的系列举措重树了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中的威望,群众对支部和党员的信任度不断提高,一改原来“说话没人听,做事没人跟”的尴尬状态,为其它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二、抓经济,顺民心,以集体经济赋予农村经济发展新动力

  经济发展问题是关系农民核心利益、关系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下,农民个体在致富的过程中往往会遭遇资金短缺、技术匮乏以及缺少敏锐的市场意识等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如何帮助村民跨越这些障碍,找到致富的途径?芦庄村党支部在带领村民致富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一现状,既鼓励村里“能人”各展其能、自主创业,又充分利用芦庄村特殊的地理位置,整理利用本村闲置建设用地与坑塘废弃土地,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使普通村民就业有去处,致富有门路。

  (一)瞅准市场上产业。芦庄村在2011年之前,村集体企业只有一个德运果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2011年之后,本着“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方便村民就业”的原则,瞅准德州市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市场大趋势,整合村集体闲置建设用地,以集体投资加筹资入股(筹资入股实行最高额限制,每户的入股金额不得高于5万元,以保证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的方式成立了德运建材经营有限公司、德运建筑服务有限公司、德运机械设备租赁有限公司、德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根据企业经营项目的不同,实行承包制、股份经营制等不同的经营方式。集体企业的创办既为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也为村集体经济攒下了第一桶金。

  (二)流转土地走高端。芦庄村全村3870口人,仅有土地1208亩,人均不到半亩地。村民原来主要凭借城郊优势,以种菜作为主要经济来源,但随着时间推移,年轻人愿意留在土地上耕作的越来越少。2013年初,芦庄村以每亩1千元的价格,从本村农民手中流转了600多亩土地,又从邻村流转了部分土地,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设了占地1000多亩的九龙湾低碳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主要发展适合采摘观光的“南果北种”和盆栽蔬菜,全部应用天然肥料,按照严格的标准化规程进行生产,真正实现了生产过程的低碳环保和农产品的有机、绿色和健康。园区蔬菜注册了“芦旭”商标,采取配送形式,进入德州市80%的中高档酒店,同时设立直销店点,直接面向消费者,以园区对接家庭的方式,确保供应蔬菜的品质和安全,其价格虽是普通蔬菜的几倍,但消费者认可度高,市场前景良好。流转带来园区的土地价格逐年递增,一部分原来的菜农转变为园区的工人,同时获得土地流转和工资两份收入,而且收入较之前更为稳定可靠。

  (三)因地制宜搞旅游。借助生态园的旅游观光农业给芦庄村带来的蓬勃人气,迎合德州市方兴未艾的旅游市场多样化需求,芦庄利用集体自有资金、盘活村集体资产以及向金融机构融资等方式,筹集2000多万元,2014年将一块废弃的坑塘用村庄拆迁的建筑垃圾填平整理,于其上开始筹建九龙湾滑雪场,滑雪场占地19800平方米,是德州市目前唯一一家大型滑雪场,于2015年冬投入运营后游客络绎不绝,十分火爆。其后,其又乘势而上,根据季节变换,于2016年夏天将其改造为水上乐园,实行滑雪、滑草与水上乐园交替开放的形式。因旅游项目契合了当前的市场需求,加之紧邻德州市人口最稠密的主城区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与产业园的旅游观光农业形成相得益彰之势,也使芦庄走出一条靠农起家,以工发展,借三产繁盛的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径。

  芦庄通过几年来对集体经济的着力培植,村集体经济逐渐壮大,家底越来越厚,现在村里每年拿出200多万元用于美化村庄面貌,发展村民的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除每年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村里要发放福利之外,还对所有60岁以上的村民在国家的基础养老金之外进行一定的额外补助,村民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承担部分全部由村集体承担,村民生病住院的费用在医疗保险报销的基础上村里再补助报销金额的20%,每年对考入大学专科、本科、研究生等的学生进行阶梯式一次性奖励补助,这一系列举措既减轻了村民的负担,又提升了村民的村集体荣誉感,增强了村集体的凝聚力。

  三、抓治理,畅民心,用现代治理注入农村社会建设新活力

  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方式、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既需要基层组织负责人更强的法治意识,也需要更大的自我约束、自我加压的勇气。2011年之后,芦庄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先后制定了详细的自治章程,成立了村政事务监督小组,强化规范了民主理财小组,对村里的政务财务实行严格细致的监督,引领芦庄走上依法依规治村的道路,村民对村两委工作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村庄风气越来越好。

  (一)细化制度,依章治村。2012年2月芦庄村借鉴其它村庄经验,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出台了芦庄村村民自治章程,章程共分8章1.3万字,内容涵盖村民组织、经济管理、村务管理、计划生育、民主监督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村庄事务的方方面面,对容易引发矛盾的村集体福利享受条件与标准、村财务收支的程序与监督、村集体企业经营与项目承发包管理以及村民的婚丧嫁娶等都进行了详细规定,使村里的大事小情都有章可依、有制可循,保证了村政事务中“一碗水端平”,让以往经常出现的矛盾纠纷消弭于无形。

  (二)加强监督,规范村务。芦庄村于2011年年中成立村政事务监督小组,小组成员由村两委班子、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各推选一名候选人,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表决后产生,任期三年,与村两委同时换届。村政事务监督小组享有对村务的知情、监督和检查权,列席村两委会议,协助村两委处理村容村貌维护、邻里纠纷调解等日常村政事务,监督村集体经济中的工程审计、财务报销、合同签署等工作,有权建议村两委将村民有异议的问题交村民代表会议公开讨论、表决处理,并定期(每季度)向村民代表大会汇报村委会的政务工作情况,使村政事务处理日益规范化。

  (三)改进机构,透明财务。伴随芦庄集体经济的日渐发展壮大,如何保证村财务收支的公开透明与集体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为芦庄村党支部一班人关注的大问题。2013年芦庄村对原有的民主理财小组进行制度规范,强化其监督职责,细化其工作范畴,规定村里一切财务收支情况、村办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等均需经理财小组审核与监督。财务报销实行财务制单审核、分管干部审核、村政事务监督小组审核、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和村支部书记审核五级审核制度。村财务由理财小组每月逐笔张榜公布一次,每季度向村民代表大会汇报一次,每年接受运河街道办事处经管站年终审核一次,真正做到财务公开全透明、无死角。

  农村党建工作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纲”,抓好党建工作,会成为破解其它工作桎棝的金钥匙。芦庄村的发展道路充分证明,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发展中既可大有作为,也需大有作为。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正在加大,如何使拥有七亿人口的广大农村在这一进程中不掉队,农村基层党组织“纲举而目张”的作用必须要高度重视、切实发挥、充分利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委党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士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