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2018-08-06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从“我”到“我们”,是条越走越敞亮的路。如同一滴水汇入大海,当“我”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时,我是孤独的、局限的,而当“我”融入“我们”这个集体,互相帮助、互相支撑,就会变得更有力量。

  

  当下正值三伏天,全国各地都进入了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然而,在这样的高温之下,仍有许多户外劳动者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挥汗如雨。让他们感受清凉的是——一些城市在街头设立了“爱心冰柜”,专为环卫工人、交警、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提供冷饮。柜子里的消暑品取完了,就会有许多爱心市民、爱心商家主动补充进来,播撒清凉与关爱。一个个“我”传递着正能量,串起这炎炎烈日下最清凉的“我们”。

  

  “我们”由“我”组成,“我”乐于付出,“我们”才能更加强大、更加美好。今年66岁的江永秀,是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北城街道长春社区的一名普通党员,她退休后发挥“余热”,主动加入“五老”网吧义务监督队,参与关爱社区儿童的服务活动。现在,她被人称为“最强网管”,每天戴着老花镜在社区附近的网吧转悠,“见到未成年人就撵走”。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个“我”都贡献一份力量。如果每一个“我”都有江永秀这样的奉献和担当,“我们”就会越来越好。

  

  “我”与“我们”休戚相关。斑马线前,红灯亮时,只有先做到“我”不迈步,才能有“我们”的不迈步。“我”看似微不足道,但“我”发挥积极作用所产生的能量却是不可低估的,一个又一个个体散发的正能量,累积起来,就会推动身边环境的向好向善。

  

  23年帮助4260名长期滞留杭州的救助对象找到了回家的路——浙江省杭州市救助管理站的一名普通员工李耀进用自己的行动为失散人群亮起回家的明灯。几十年来,他不仅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更用自己的努力和感召,把“我”的个人善举化为一种“我们”的社会行动。如今,在李耀进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甄别寻亲活动,这已经成为杭州市救助管理站的一块“金字招牌”。起于“我”的一点星星之火,渐渐亮成“我们”的熊熊火炬。

  

  从“我”到“我们”,其实也是一个人从“小我”到“大我”成长与进步的过程。当下,不少高考考生陆续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一个个初出茅庐的“我”将汇聚成大学里生机勃勃的“我们”,成为建设国家的新生力量。同时将踏上新征程的,还有那些怀揣着军营梦的年轻人,八一建军节刚过,不少地方的征兵工作启动,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像一块块砖,在部队的大熔炉中淬炼,筑起国防建设的钢铁长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的力量或许犹如草尖露珠,但无数颗露珠汇聚起来就是一条小溪,而无数条小溪将汇成那大江大海。

  

  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有一块墓碑,上面写着“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然后作为榜样,我可能改变家人,然后在家人的帮助下,也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而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从“我”到“我们”,绝不只是简单的个人叠加,也不只是优秀榜样的光芒闪耀,而是每一个人都发挥好“我”的积极作用,让“我们”因为“我”而变得更好。(陈军)

返回首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