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察方能善为

2018-08-07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尉承栋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凡事细心体察,辨明事物间的差异,进而从中以小见大、找出规律、探求变革之先导和方向,如此这般,方能在漫漫前路上汲取适合自己的那一瓢“中峡水”。

  

  《警世通言》载:王安石幼年灯窗十载,染成一病,必得阳羡茶方可医治,且须用瞿塘中峡水烹服。苏轼此时恰好辞朝出京,领命为其取水,却因行船途中困倦,不觉错过了中峡。船行至下峡,苏轼找来当地人询问,有老者答道:三峡相连,并无阻隔。上峡流于中峡,中峡流于下峡,昼夜不断。一般样水,难分好歹。苏轼于是偷了懒,叫人就近取来一瓮,送至相府。不料,王安石却辨出水取自下峡,并非是中峡水。“这瞿塘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王安石道出了分辨之法,并提醒苏轼,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须是细心察理。

  

  以水烹茶治病,自然要对水的品质进行细细分辨,那些以茶雅志、以茶会友者,同样会在水的选择上花一番心思。唐朝陆羽的《茶经》中记载:“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水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在陆羽看来,煮茶以山水为上,江水次之,井水为下;如果选择的水质欠佳,不仅茶叶中的营养成分会受到污染,闻不到清香、品不出甘甜,还会有致病的风险。

  

  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物,尚且有如此多的差异,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又有哪一件事不需要仔细斟酌比较呢?1956年前后,全国各大、中城市都在搞公私合营。在召开第六次最高国务会议期间,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小问题”:为什么东来顺的羊肉现在不好吃了?陈云认为,私营工商业公私合营以后,原有的生产方法、经营方法,应该在一个时期以内,照旧维持不变,以免把以前好的东西也改掉了。比如,原先只用35斤到42斤的小尾巴羊,这种羊肉相当嫩,现在是山羊、老绵羊、冻羊肉都给它;羊肉价钱原来一斤是1.28元,合营以后要它和一般铺子一样,统统减到1.08元,这样它就把那些本来不该拿来做涮羊肉的也拿来用了,于是羊肉就老了。再如,本来一个人一天切30斤羊肉,切得很薄,合营后要求提高劳动效率,规定每天切50斤,结果只好切得厚一些。羊肉老了厚了,当然就不如原来的好吃了。

  

  羊肉口感上的差异,本来只是件很不起眼的小事,共产党人却能从中察觉到体制性问题。在大的差异面前,共产党人更是能够及时找到差距、作出调整。1978年5月,中央派谷牧率团赴欧洲考察。在36天行程里,代表团马不停蹄,到了25个城市,参观了80多个工厂、矿山、港口、农场、大学和科研机构,广泛接触政治经济各界人士,进行会谈和交流,甚至到市民家里做客。考察回国后,在向中央的报告中,谷牧同志认为,当时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体上落后二十年。他后来回忆,欧洲访问得出一个结论,发展快的国家,都要利用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都是要开放。这次考察和讨论的成果,最终也促成中央下决心推行对外开放。

  

  无论是瞿塘上峡、中峡、下峡水性差异,山水、江水、井水味道不同,还是老店里羊肉口感变化,各地百姓生活水平差异,在常人看来都是些不起眼的细节,但在有心人眼中就可捕捉到“风起于青蘋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凡事细心体察,辨明事物间的差异,进而从中以小见大、找出规律、探求变革之先导和方向,如此这般,方能在漫漫前路上汲取适合自己的那一瓢“中峡水”。(尉承栋)

返回首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