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光

理论微信 新浪微博 山东手机报·移动客户端 大众网

大众网>首页>文史哲教

以五个结合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2016-08-11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景小勇
 作者:景小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下简称《意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强调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就要求,在创作地位和作用上,要充分发挥文艺淳化社会风气、凝聚百姓人心、满足人民文艺需求、保障人民文艺权益的重要作用;在创作宗旨和出发点上,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文艺根本方向;在创作目标和标准上,不断创作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艺作品;在创作内容和对象上,发挥人民群众在文艺创作中的源泉作用;在创作表现和方式上,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文艺创作的重要源泉;在创作渠道和手段上,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文艺创作通途和方法;在创作鉴赏和接受上,尊重人民群众鉴赏能力和接受水准,创作符合人民群众需求和品位的作品;在创作评价和反馈上,自觉运用人民观点来评价文艺作品和文艺工作,主动以人民群众的评价意见改进文艺工作、提升文艺作品。

  当前阶段,可以从五个方面抓好结合,积极推动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实现。

  创作体制上,努力实现宏观指导与尊重市场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市场是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最为简便而有效的方式,文艺创作理应在丰富文艺产品和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文艺需求的过程中更多地发挥市场作用。但是,完全依靠市场对文艺产品进行自主调节可能导致无序竞争,甚至使文艺作品成为市场的附属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意识形态色彩鲜明。因此必须以总书记讲话和《意见》为统领,准确构架、统筹推进政治导向、法治手段和市场机制分工合作、综合发力的制度性安排,保障和推动文艺创作。一方面,持续培育壮大文艺创意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支持文艺创新,健全现代文艺市场体系,促进文艺产品和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完善文艺市场管理和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深入研究、细化、出台具体指导政策和要求,对文艺生产给予有效引导和必要规范,保护和促进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

  创作归宿上,努力实现服务群众与引领群众相结合。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文艺需求是文艺作品的重要功能之一。同时,文艺作品具有重要的引领功能,是“思想精神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媒介”。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往往能够敏锐感知时代发展脉搏、准确判断时代前进方向,并通过自己的作品将这一信号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从而在服务群众文艺需求的过程中实现引领群众的作用。但在现实中,一些文艺工作者和作品不能很好地明确和把握这个根本目标,短期行为突出,浮躁、逐利,创作有数量缺质量。为此,要动员和引导文艺工作者牢记宗旨和使命,在服务群众中引领群众,特别要注意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并自觉应用到作品的创作、修改和提升之中,出好作品,为发挥服务和引领作用奠定基础。同时,加强文艺公益组织和网络建设,完善公共文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展文艺公共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使用高效的公共服务,为优质作品发挥作用提供渠道和机制保障。

  创作传播上,努力实现网络与传统传播方式相结合。传播方式与深度直接影响到文艺作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实现。互联网技术在便捷、低成本、多样性和个性化及受众的自主性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实现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传播方式的有效结合,构筑畅通便捷高效的传播渠道,是促使社会主义文艺服务更广大人民群众的工具性举措,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实现载体。可从三个方面努力:充分发挥网络审核和网络传播的便利性,促进更多低成本、草根性、群众性文艺作品的普遍传播;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文艺传播门槛更低、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优势,吸引更为多样化、个性化的文艺作品进入传播环节,促进文艺产品的丰富和文艺需求的满足;重视互联网技术条件下受众的自主性特点,给予科学、必要的引导和规制,促进网络文艺创作和传播既生动活跃又健康发展。

  创作主体上,努力实现“国家队”与“社会队”相结合。国有文艺单位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满足和保障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文艺需求和权益的主力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引领文艺潮流、体现文艺价值取向毫无争议的“国家队”。市场文艺主体由各类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文化艺术经营性活动的市场组织和机构构成,是增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活力和生机的重要力量。社会文艺主体主要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公益性文艺活动的组织和机构,是对国有文艺单位和市场文艺主体的重要补充。政府在剧目展演、人才培育、引导投资、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以及纳入文化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已经开始给予“社会队”更多的重视和引导。但是,这种引导和支持还需要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加强信息调查和基础研究,进一步明确“国家队”和“社会队”的功能和定位,构架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工作体系;灵活运用行政、法律、财税及社会等政策性工具或手段,发挥各自优势和作用,推动主体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促进文艺创造创新能力竞相迸发,也为在全社会提升以人民为中心创作理念提供土壤。

  创作环境上,努力实现文艺家培育与公民美育相结合。文艺家是丰富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与文艺需求的最直接责任者。没有德才兼备的文艺家,就无法产生优秀的文艺作品。人民群众是文艺家的母体,社会成员所具备的美学素养,直接决定着该社会的文艺评判水准,也直接决定着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真正内涵。将打造文艺家的人才培育与提高全体公民艺术素养的美学教育相结合,是在文艺创作中能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现实平衡点,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改善文艺创作环境的重要举措。要在为文艺工作者提供良好成长环境、充足发展机遇和充分社会肯定的同时,以增强公民美育的方式整体提升全社会的文艺接受和评判水准。

  近些年来,面向学生、社区居民的艺术普及和推广正在得到重视和加强。比如北京东城区引导多方力量建设“戏剧东城”,上海等地积极举办市民艺术节等,均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公民美育事关文化艺术进步、民族精神传承和国家软实力提升,其内容、形式与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提升。要将公民美育纳入社会发展规划,结合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区分不同对象和阶段,分别制定实施目标和细则。要动员文化、教育及社会各行业领域,明确任务,分解职责,加强协助,共同为提升全民族美学素养而努力。

  (景小勇,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研究”负责人,中国国家话剧院研究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