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光

理论微信 新浪微博 山东手机报·移动客户端 大众网

大众网>首页>文史哲教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性

2017-05-23来源:福建日报作者:

  作者:福建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教授 李海星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三句逻辑关系非常密切的话要引起我们高度注意。第一句,他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这就是说,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二句,他指出:“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这就是说,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面对纷纭激荡的社会思潮,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更加迫切。第三句,他指出:“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正所谓‘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这就是说,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概言之,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社会思潮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了表达或实现某种价值诉求,而形成的具有相应理论基础和相当社会影响力的思想倾向和趋势。社会思潮虽然不是主流意识形态,但它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因而有自己明确的价值诉求;社会思潮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流派,但它具有充分的学理支撑,因而有自己明确的理论主张;社会思潮虽然不是纯粹的情绪宣泄,但它具有一定的话语感染力,因而有自己的群众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世纪以来,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为缓和社会矛盾、修补制度弊端,西方各种各样的学说都在开药方,包括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这些既是西方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深刻影响着西方社会。”当这些“学说”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并有一定的社会群众相拥相随时,便相应形成了相应的社会思潮。这些“学说”对我国社会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前,活跃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社会思潮主要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思潮、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其中,有的社会思潮的思想观点和认识,对于分析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过程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不乏启发意义,因而要作出客观的分析和全面的评价。但是,有的社会思潮的思想观点和认识,比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与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严重相悖相离,必须引起高度警觉与注意。特别是,有观点明确抵制改革开放,主张“封闭僵化的老路”;也有观点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主张“改旗易帜的邪路”。对于这些观点必须旗帜鲜明地给予反对和批判。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日趋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深刻发掘各种社会思潮赖以存活的历史、时代、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土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就成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本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当务之急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入人心,现实目标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基本要求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这个基础之上,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培育和践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为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做出的实际努力。有理由相信,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行为实践和制度保障等方式、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定会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凝聚社会意志和力量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中轴作用”。

初审编辑:牛乐耕

责任编辑:李士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