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光

理论微信 新浪微博 山东手机报·移动客户端 大众网

大众网>首页>文史哲教

高校供给侧改革如何树“三观”

2017-07-10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

  作者:宁波大学叶飞帆

  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绩举世瞩目。但同时,在多年的高速增长中也出现了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供给与需求脱节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可采用类似于经济领域的做法,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均衡协调持续发展。

  首先,在宏观层面,高等学校的布局结构未能很好地对接社会需求。长期以来,对于各类高校和学科的评价基本上都采用学科导向,并据此配置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学术资源。在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下,高校受利益驱动,都按照一个模子去塑造自己,政府的资源配置与办学目标产生严重错位。其次,在中观层面,高校的专业设置未能很好地对接社会需求。外部原因上,主要是高校尚未感受到很大的需求压力,专业调整缺乏动力,依然根据自己的学术资源设置专业。内部原因上,高校的学术组织架构妨碍了专业的调整。最后,在微观层面,高校的课程教学内容未能很好地对接社会需求。目前各类高校均大量存在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学习意愿不强、师生互动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社会对于大学毕业生质量的不满。造成课程与需求脱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校评价导向及教师教学工作的封闭等原因。

  高等教育存在的供需脱节问题,本质上是由于结构性问题引起的。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上述三个层面上推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一是在宏观层面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和相应的资源投入机制。对于处于金字塔尖的少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言,必须以学科水平作为它们的评价导向,促使它们进入世界一流。除此以外的大多数本科高校应该走应用型道路,始终与社会需求保持对接。对于应用型高校,要改变以往主要根据学术水平为核心的评价体系,采用需求导向。只有当少数高校致力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多数高校安心于向应用型转变、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才会趋于合理,高等教育的供给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接。

  二是在中观层面形成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的敏捷调整机制。除了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以外,绝大多数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首要任务是加快专业调整,改专业设置的学科导向为需求导向,这是高校层面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首先要把专业从实体化组织回归到课程的组合,要按照“学科为体、专业为用”的思路,把基层学术组织的设立逻辑从专业移到学科,由学科提供课程,用课程组合为专业。与此同时,要采用模块化技术改造课程体系。通过不同模块的快速组装,用较低的成本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品种、跨学科、敏捷化。推进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还需要一定的外部压力。目前正在推进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一个很好的手段。

  三是在微观层面推进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提高教学质量,最终的落脚点是课程教学的改革,包括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改革的成功最终决定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推进应用型高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学校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学习吸收先进国家的经验,做好顶层设计,实施课程综合化。在课程综合化框架下解决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分离的问题,在一门课程中实现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要避免实践类教学环节单独设课的做法,更不能把课堂教学简单理解为“理论教学”。产教融合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很好的抓手,在课程中引入相关产业的元素,部分内容由产业界人士承担,学生结合产业需求开展学习。

  为课程改革提供动力,关键是改变评价体系。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教学建设项目上重点瞄准课程建设与改革,少搞那些大而空的专业建设或者培养模式之类的项目,教学成果奖也同样应该落到实处、聚焦课程。另一方面高校要强化课程改革在教师薪酬计算、职称评定、先进评选等工作中的分量。在当前,评价教师不是靠课上得好不好,也不看科研做得怎么样,而是在推进课程改革方面是否有建树。

初审编辑:牛乐耕

责任编辑:李士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