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必须牢牢把握《决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个必然要求”。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文章,与党员干部群众一道学习领会好全会精神。
——编者
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推动各方面制度有机衔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今年5月,一列载有摩托车零配件的列车从重庆团结村站启程,经浙江宁波舟山港出海,踏上前往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旅程。受益于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货主无需分别对接公路、铁路和海运三方,货物无需二次倒运换装,实现“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份单证、一次结费”,运输总耗时减少了将近一周,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多式联运“一单制”不仅为经营主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还推动交通物流提质增效升级,更好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用改革的方式实现制度微创新,撬动市场大变化,生动诠释着改革与制度建设的深刻关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决定》提出的“六个必然要求”,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增加“继续”二字,说明“实践续篇”“时代新篇”就是要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改革和制度建设之间的关系。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对制度的调整、治理的创新,最终都要以制度形式固定延续下来。《决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无论是“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还是“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抑或是“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要让各方面体制、机制、制度更好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就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在改革过程中完成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一个重大原则。“一张清单”激发市场活力,2018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新增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水共护”照见生态改善,新安江流域启动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改革试点,让青山有价、绿水含金;“一网通办”重塑治理流程,推动政务流程优化、简化、互联网化,实现政务服务从“人工”到“智能”的跨越……在革除弊端中激发活力,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效率,充满生机活力的制度体系加快形成。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更高要求相比,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来看,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推动各方面制度有机衔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站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上,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把《决定》谋划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将深化改革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定能以“中国之制”的新优势推动“中国之治”迈向新境界。
责任编辑:牛乐耕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应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从学理上研究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彰显知识体系的自主性,以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现代化的原创性贡献。[详细]
题定纲成,乘势而进。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时不我待,责无旁贷。[详细]
新征程上,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党的领导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详细]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农业农村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作为首都最大的平原区和农业大区,北京市大兴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国家[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作出深刻分析,其中一个方面就是“有的领导干部能力不足,面对国内外新环境新挑战,不知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领导干部的本领高不高、能力强不强,关乎高质量发展能否顺利推进,关乎党中央[详细]
确保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提领,加强改革举措协同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增强整体效能。以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为关键抓手,增[详细]
治理是政治学研究中的重点领域。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推动党和国家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党治国理政的经验日益丰富,书写了“中国之治”新篇章。丰富多样的治理实践、卓有成效的治理成果,给我国政治学创新发展注入了动力,为[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前不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拟增加19个新职业、29个新工种。新职业不断涌现,既提供发展新机遇、就业新选择,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聚焦职业新亮点,共[详细]
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形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就一定能谱写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壮美篇章。[详细]
唯有始终保持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坚持用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奋力写好改革的时代新篇,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披荆斩棘、一往无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