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张 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在这片辽阔、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就是中国;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51年元旦,普洱专区各族群众举行盟誓大会,以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立下誓词碑,郑重许下同心同德跟党走的誓言。在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各族人民都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各民族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就必须坚守共同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实现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团结奋斗。
同心同德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这一客观现实的反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要求各民族同心同德,坚持以共同的理想信念汇聚精神力量,靠共同的价值理念增强文化认同,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扎实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
同心就要牢固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固本培元、凝心铸魂。必须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面向各族人民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引导各族人民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让各民族永远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要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创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局面,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新征程上,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把各民族紧密团结在共同的奋斗目标之下,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政治基础。
同德就要持续塑造强大的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增强包括价值观认同在内的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历史证明,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丧失文化认同,民族团结就会从思想上动摇。苏联解体一定程度上就与境内各民族文化认同弱化紧密相关。实践启示我们,汇聚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中华文化,就能包容各民族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唤起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最深沉的依恋。要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力增进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要研究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要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文化基础。
(作者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牛乐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大力发展水循环经济,把发展建立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基础上,最大程度保障水资源安全,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尽最大努力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定能更好促进“人水和谐”,不断书写中华民族治水安[详细]
以法治护航,确保科普工作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同步推进,新时代科普事业必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详细]
低空经济为什么如此受人关注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一种新兴经济形态拓展了人们的想象边界,描绘了一幅关于未来发展的图景,让人们对“翅膀上的中国”充满期待。[详细]
2024年,我国经济面临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局面,对宏观调控形成巨大考验。特别是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党中央沉着应变,于9月下旬果断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一揽子增量政策无论在力度、广[详细]
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并不意味着封闭保守、排斥外来知识体系另搞一套,而是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形成中国特色并增强主体性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不同文明互学互鉴。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详细]
“枫桥经验”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创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几十年来,“枫桥经验”的内涵不断丰富,从社会治安领域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我国社会学界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典型,对[详细]
“牵头”,不仅是名义上的领衔,更意味着责任与担当。遗憾的是,一些牵头单位将“牵头”简化为“派任务、催落实、收成果”的机械流程,忽视了自身作为引领者、协调者的职责。更有甚者,一些牵头单位将配合部门视为单纯的执行者,自己置身事外,不愿承担责任,将“牵头[详细]
这就是超大规模市场的体量优势,回旋从容空间广;这就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叠加效应,优势互补潜力大。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发挥比较优势、缩小发展差距,培育新动能,必将打造出更多新的增长极,推动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详细]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征程上,制度型开放必将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详细]
只有按照规律行事,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实效和成绩。五个“必须统筹”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规律性认识,要牢牢把握。学习好、领会好、运用好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用科学方法谋划和推进经济工作,我们定能掌握发展主动、做到行稳致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