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势”的管理学原理探索路向——兼论中国管理的实践视角与情景视角

2021-04-0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守凤

  一、引言

  管理有没有规律,换句话说,管理过程的原理何在?如果管理没有规律和普适原理的话,管理科学以及如此众多的商学院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可是,管理过程真的有规律和普适原理的话,为什么中国管理与西方管理差别如此之大,以致发达国家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种种管理规则或模式,进入中国管理的实践环境往往失效,从而对于解决中国管理的复杂问题总是无能为力?

  实际上,管理过程是信息相互作用过程,管理的所有困惑来自信息概念的困惑。正像自然宇宙演化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过程,在牛顿之前,人类面对自然的困惑是力的困惑一样,是牛顿给出力的科学概念,伽利略、开普勒等所有的研究统一起来,发现了推动万物运行的基本原理,由此才产生了大工业的蓬勃发展。今天的管理困惑,就在于信息没有科学概念,有关组织成长与社会创新发展找不到原理,导致许多二律背反的问题无法回答。从更深层次上考察,无论是人才成长、组织创新还是社会问题,本质上都是一个动力学的问题,然而动力学过程之理论模型是微分方程,其核心为“导数”,但导数的机制是如何嵌套在成长、创新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现有管理学没有研究。管理的困惑还在于迄今为止的管理学研究中,充斥着许多感悟的概念,甚至表达物质相互作用的“力”也不时出现在管理学的研究中,例如,领导力、学习力、沟通力、执行力等等。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看,一个对于管理更加频繁出现的概念是“势”,不仅几千年前老子就给出“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老子·第五十一章》),而且中国著名的管理培训组织长江商学院的校训也表达为“取势·明道·优述”,认为“势”比“道”更重要,但遗憾的是,传统文化中出于感悟的势概念,并没有从管理过程找到真正的可操作路径。更加困惑的是,面对成长与发展这样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表述为“信息”“导数”“势”等种种看起来毫不相干的概念和机制?这些毫不相干的概念能够统一吗,统一的逻辑何在?成长、创新与发展的根本规律是什么?

  科学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揭示规律从而解放人,自然科学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揭示物质作用的规律解放人的体力,从牛顿定律到现代科学,基于物质势基础上的研究,有效地实现了这样的目标,在应对自然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大型机械以及日益增长、近乎无所不能的机器人极大地解放了人的体力;人才成长与组织创新是信息作用过程,管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目标应该是通过揭示信息作用规律从而解放人的脑力,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的管理学没有这样研究,基于感悟、思辨和经验的研究,使得问题复杂性有增无减,不仅耗尽脑力,而且为管理和社会实践带来种种误导。管理学研究必须在概念和原理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根本上的研究范式变革,才有希望找到规律,建立普适的系统性理论,从而走出困境,有效地引领中国管理实践。

  二、普适性概念的符号逻辑与信息概念的科学定义

  势科学理论的普适性,在于“势”的概念揭示了“信息”的本质。从根本上说,管理是应对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与确定性的根本问题在于信息的相互作用,假如主体拥有的信息量大于环境占有的信息量,则其行动过程是确定的,反之,就有不确定性。那么,何为主体拥有的信息量呢?更进一步说“什么是信息呢”?这依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其原因在于,当人们处于未分化的、信息还不充分的传统社会时,没有足够的信息实践,也就难以从更高的层次理解信息的意义,进而把握信息的概念。以致于尽管维纳用符号表达出了信息,可是当他被问起“究竟什么是信息?”他的回答是“信息就是信息,它既不是能量,也不是物质”——给出了一个完全没有信息概念的答案,可见,维纳也并不是超时代的,他同样也没有从根本上理解信息的本质意义。

  用以表达概念的要素越少,概念的内涵越小,其外延就越大,普适性就越强。能量的概念定义由三个字母表达mas(力ma乘以距离s即功,所有的能量形式可以用功能当量表达),力的概念定义由两个字母表达ma,所以,力的概念比能量的概念更加具有普适性。从本质上说,信息的概念可以用能量或力的概念中的一个字母表达,也即可用a表达,a为加速度,是速度的导数,即斜率,即梯度,即差别×联系=势。因此,基于势科学理论挖掘导数与信息概念的内在联系,是揭示信息概念之本质的逻辑途径。

  在论证能量与信息的关系时,美国学者A.P.李高门尼迪斯指出“在产生和改变形态的特点和结构时,信息的作用是基本的。只有信息才是自然界的基本产品;能量和物理定律可从信息方面引伸出来,并得到充分解释”。由此可见,虽然李高门尼迪斯并没有给出能量与信息内在关系的详细论述,但却以一个学者的智慧认识到了信息和能量之间内在深刻的联系以及信息定义对于阐释能量本质的重要价值。

  按照控制论,信息表达为负熵,负熵意味着熵减也即意味着有序。由此,信息的问题就归结成了“有序”的问题。所谓有序的问题,对于组织而言就是组织结构的问题,组织的有序程度不一样,表达的是组织的结构层次不一样,而“结构决定功能”(耗散结构原理),功能决定效益,恰恰是管理的基本机制。有序的问题对于个体而言,就是知识结构的问题,个体知识的有序程度不一样,表达的是个体知识结构的层次不一样,而同样,知识的结构决定知识的功能,其最终表现为单体处理问题的效率和能力。

  不可否认,有序是数学乃至科学研究的本质,可究竟什么是有序,到目前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从狭义上考察,各种元素按大小个排列起来即“有序”,也将得到一个“坡”,即一个梯度,由此可见,有序便是梯度,也即“势”,即“差别×联系”。从广义上考察,某系统或集合的有序,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元素间的差别,另一是元素间的联系,没有差别有序就无从谈起,没有联系有序也就不存在,这样,有序只能表达为“差别×联系”,因为只有“×”的作用关系才能充分表达出其中任意一个要素为零,有序(信息)即为零的逻辑内涵。由此可以得出,信息即是负熵,是有序,即是差别×联系=差别÷距离,即梯度、即斜率、即导数、也即势——信息量与信息势等价。再有,能量的功表达式mas中的a,是加速度,即为速度的导数,也即是信息概念的符号表达。那么,信息为什么能够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呢,追根溯源就在于,其本质上具有导数的内涵,而导数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学模型。

  “信息=差别×联系”的概念,不仅仅在物理层面上概括了维纳“信息即有序”的有关控制与通信领域统计关联的信息概念,而且还概括了规律性因果关联的信息概念,更重要的是将人们有关货币的信息,权力的信息,知识的信息以及情感信息和审美信息等全部统一起来,极大地压缩了社会数据(低层次的信息)的储存量,节省了大脑的储存空间,与自然科学解放人类的体力相对应,为人类解放脑力开辟了有效路径。而且在该定义下,暴力、结构等与管理效率有关的概念,都被统一到信息的概念之中;所谓结构决定功能,就在于结构的功能本质是结构具有的信息量,组织中个体的独立程度越高——差别愈大,个体之间的相容性越好——联系越紧,组织的竞争力越好,组织效率越高。

  在技术领域,尤其是可以进一步压缩数据的“强相关逻辑”的突破,考验着人类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智慧,“势科学与信息动力学”从高度抽象的层次上给出了“差别×联系”这一极具逻辑化科学化的信息概念,将使得社会数据极大压缩,在更高层次上营造强大信息势,并且将过去以理念、观点、案例为主的管理学及社会科学研究,归结为两个变量(差别和联系)一个机制(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势增原理)的理论研究。如果狭义信息革命之前的所有工业革命,都在不同程度上解放了人类体力的话,广义信息革命将真正步入解放人类脑力的历程。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