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减负,让教育回归本源

2021-01-26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 刘永慧

  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表面上看是各级政府部门摊派了过多非教学的社会性事务,影响了中小学教师专心教学,背后则折射出基础教育累积多年的一些问题。

  日前,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在清理督查检查评比考核、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精简报表填写、规范抽调借用教师、减轻校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五个方面提出了20条严格禁止或限制性要求,全面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任务负担。

  不仅仅是山东,从2020年底到2021年初,全国有20多个省份相继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规定。“给教师减负”已成为全国一致行动。

  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为何会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以至于各省需要出台专门的“减负清单”来加以解决?

  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除了备课、上课、写教案、做ppt、写教学计划、写听课记录、写教学反思、批改练习册等日常教学工作,他们还要应对名目繁多的各类督导检查和创建迎评。如教育主管部门经常给基层学校布置各类事务性工作,大会小会隔三差五、检查评比接二连三、培训比赛没完没了、各种填表多如牛毛、工作信息狂轰乱炸……

  在文明城市创建、扫黑除恶、防灾减灾、防艾禁毒、垃圾分类、人口普查、扶贫、消防等各项工作中,许多行政部门希望借助学校这一阵地,小手拉大手,各种主题的征文、绘画、演讲比赛活动纷纷进入校园。这些额外的社会性事务,往往会打乱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安排,给教师们增加负担。

  微信、QQ等工作群,在提高工作效率、便利家校联系的同时,也使老师们不得不忙于打卡、接龙、上传工作截图……没有时间边界的维护和沟通负担,让一线教师们苦不堪言。若是班主任老师,还要花大量时间维护各类素质评价、实践活动等平台,督促学生提交各个平台上的非课程化任务。对乡村教师来说,不仅要完成以上额外任务,还要克服较差的教学环境,解决基本的教学保障问题。

  疫情发生以来,老师们不仅要学习在线“主播”技术,上好网络课堂,还要24小时关注各类工作群,随时采集上报数据,消杀教室、值勤测温、应急演练等。

  非教学性的额外负担,在占用教师精力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很大压力和负担。

  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表面上看是各级政府部门摊派了过多非教学的社会性事务,影响了中小学教师专心教学,背后则折射出基础教育累积多年的一些问题。

  教师负担过重,与学生负担过重存在着很大的正相关性,两者是同频共振的关系。中国基础教育强在知识教育,弱在知识教育之外的个性发展、兴趣培养以及学生的长远发展。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基础教育向高质量教育迈进,首先要在培养目标上“升级换代”,从培养学生“应试能力”转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未来中国基础教育应该重点促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素养、合作与交流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信息素养等核心素养的培育。基础教育要针对不同学段学生成长规律和特点,制定不同的核心素养指标。

  解决基础教育“功利化”和“短视化”问题,必须扭转当前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不久前审议通过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五唯”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改革党委和政府的教育工作评价机制,是整个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在科学的教育政绩观指导下,党委和政府要落实领导责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职责。为教师减负,就是党委和政府简政放权、改革创新的重要一步。政府要尊重教育规律,为学校潜心治校办学创造良好环境,维护教师的教学自主权,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要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不仅要弱化升学率与教育考核、与经费分配、与评优评选等的关系,还要带头扭转“唯学历”“唯名校”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

  作为教育大省,“十三五”期间,山东着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转变进程中,山东基础教育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仍存在许多深层次难题,其中,教师和学生负担过重是突出问题。“减负一直在,负担仍然重”,2019年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小学生书面作业量仍有超标,假期补课现象仍然存在,近三分之二中小学生睡眠时间达不到指导标准。对我省来说,减负绝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自律行为,而是优化教育环境、净化教育生态的关键性举措,是山东向教育强省迈进的重要一步。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既要做好“放管服”,给学校适度办学自主权,又要全民办教育,广泛建立中小学生教育实践支持系统,整合博物馆等文化资源、校外培训机构、工厂实验室、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创造条件和平台。要打破教育生态学上的“花盆效应”,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走出校园这个小环境,进入社会大环境,获得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机会,才能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副书记)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