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意义重大实施有效

2021-04-0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周忠高

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习近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刻观察和思考世界形势,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于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于2013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中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伟大构想,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经济全球化做出了中国贡献。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习近平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路线方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以及如何通过“一带一路”进行国际合作,在多种场合、从多个角度做了深刻阐述,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指明了正确方向。

“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是面向未来的正确抉择,是各国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重点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核心内容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把每个国家、每个百姓的梦想凝结为共同愿望,让理想变为现实,让人民幸福安康。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深刻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深刻阐述了“一带一路”的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中国积极行动、共创美好未来等重大战略问题,为“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了宏伟的蓝图。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共建“一带一路”的途径是以目标协调、政策沟通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高度灵活,富有弹性,是多元开放的合作进程。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不断充实完善“一带一路”的合作内容和方式,共同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积极对接沿线国家发展和区域合作规划。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在既有双多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框架下,通过合作研究、论坛展会、人员培训、交流访问等多种形式,促进沿线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内涵、目标、任务等方面的进一步理解和认同。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积极行动起来,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上合组织、欧盟、17+1、东盟10+3、非洲、拉美等有关区域、国家、地区和组织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进口需求迅速扩大,在对国际贸易繁荣作出越来越大贡献的同时,拉动了对华出口的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国支持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世界经济发展的红利不断输送到这些发展中国家。世界银行研究组的量化贸易模型结果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将使“发展中的东亚及太平洋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加2.6%至3.9%。

山东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在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国际经济合作等领域千帆竞发,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开放特色愈见明显,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对外开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持续增强。山东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开放发展意识,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自然资源、风俗文化、经济发达程度、国际合作需求等方面,加强研究和分类评估,选择合作意愿较强、政治风险较低、合作基础较好、合作潜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作为重点合作对象,并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特点,实行差异化经贸合作策略。山东应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全面服务国家战略,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布局,重点从深化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增强双向投资战略效应、提升开发区载体集聚功能、建设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建设国际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互联互通的国际大通道等方面入手,聚力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强化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以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为导向,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促进对外经贸合作,真正使山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山东快速度高质量发展。

摘自: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忠高主编的《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序,本文作者:山东大学智库建设中心首席专家、教授、博导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张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