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郊区石窟造像遗存及其艺术价值

2021-10-21  来源: 《山东石窟造像艺术》 作者: 刘木森

  一、济南郊区石窟造像遗存概况

  济南郊区现有石窟、石窟造像共计19处。其中,黄石崖造像位于济南市西南螺丝顶山,现存大窟1个,小龛21个,造像75尊,是济南最早的石窟造像。龙洞造像位于十六里河镇东南的禹登山,窟为天然喀斯特溶洞,造像始凿于东魏天平四年,盛于隋唐,止于元代,现存大小造像30余尊,保存相对完整。洞内造像多集中在洞口,洞外石壁上也有造像。东魏时期造像多在洞内,着褒衣博带式大衣,佛衣下摆外侈,身体扁平。隋唐造像多分布于主洞外石壁及另一天然石洞内,雕刻技法成熟,造像风格古朴。隋代造像体型略小,身躯板直、壮硕,唐代造像则较为写实。元代造像在主洞外北向岩壁上,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普贤、文殊。

  济南郊区隋朝石窟造像主要集中于历山附近,如千佛山石窟、玉函山石窟等。千佛山石窟造像位于兴国禅寺里面,多为隋代造像,以及部分唐贞观时期造像。现存石窟9个,佛像100余尊,大都集中在山崖北壁。北壁自东向西依次为龙泉洞、极乐洞和黔娄洞。千佛山石窟石刻造像艺术与兴国寺同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函山造像位于历城区十六里河镇玉函山,造像头部及手臂等虽都残破,但佛龛形制、组合样式等保存较完整。现存龛窟31个,造像88躯,题记15则。开元寺造像位于历下区姚家镇羊头峪村南佛慧山,为隋唐时期造像,由于历史原因,只留下模糊的窟龛形制和部分残像。东佛峪造像位于历城区十六里河镇矿村东北佛峪尽头,崖上刻有佛像20余尊,有释迦像和弥勒像。太甲山位于历城区仲宫镇东郭而庄南太甲山北麓,造像共三尊,均系高浮雕,刻工细致,面庞端庄,具有隋唐风格。

  唐初龛窟及石窟造像分布于柳埠的白虎山及灵鹫山等处。其中千佛崖造像位于白虎山腰,神通寺遗址的西崖上,龛窟分布很乱。现有大小窟龛100多个,佛像210余尊,保存基本完整。造像题记43则,前后跨越60余年。从造像题记看,为唐初时作,大致是从唐武德年间始凿,到高宗时鼎盛,至睿宗时完成。造像主要集中在千佛崖的南半部,多为坐佛。造像者有皇亲、贵戚、达官、僧侣及平民等。此外,还有北宋大观庚寅(1110年)等造像铭记。灵鹫山造像位于柳埠镇灵鹫山上,现窟门已封,仅能见到窟外崖壁上几尊造像。大佛寺石窟造像,位于历城区青铜山,大佛寺仅存石窟大佛造像,是目前山东省最大的石佛像,被称作“齐鲁第一大佛”。方形窟内窟壁上浮雕一菩萨一比丘像及小坐佛。

  宋元之后多是在这些地区之内雕刻新佛像,只大佛头一处为宋时新开。大佛头造像位于历下区佛慧山顶。佛窟为1923年增修,佛头就山岩刻成,高7.8米。壁上镌明万历时刻“大慈大悲”四字,及七级密檐石塔,并北宋景祐三年题记一则。金代造像有黄花山石窟造像,位于仲宫镇朱家庄东南的黄花山。洞窟为长方形天然洞,造像雕于洞内岩壁上,分上下两层,为高浮雕。明代造像有云台寺石窟造像,位于历城区港沟乡,芦南村南九龙山下。寺内东侧沿山崖石墙筑窟室一座,殿内正面墙上有石刻佛像17尊。佛均作高肉髻,菩萨带宝冠,身上无装饰,保存极为完好。

  二、济南郊区石窟造像的艺术价值

  石窟造像作为佛教物质文化遗存,内涵丰富,不仅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而且是现代人们认识佛教文化的一个窗口。佛教自然景观与佛教建筑景观对于生活在大都市,面对激烈社会竞争的现代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济南郊区的石窟造像遗存,是佛教在古代济南出现与发展的佐证。济南的黄石崖造像和龙洞部分造像,是山东省仅有的北朝石窟造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地位。黄石崖造像是佛教最早传入中国东部的证明,造像着广袖大袍,削肩体长,身体扁平,与各大石窟风格有很大不同。然而,黄石崖石窟造像与中原北方龙门、巩县等石窟也有密切联系,很多造型技法和装饰风格都受到当时造像中心的影响,所以在全国的石窟中也有一定的地位。

  千佛山石窟造像虽然尽数已毁,其保留下来的窟龛形制、佛像残躯,仍然有一些是研究隋唐艺术的重要史料。

  千佛崖造像是神通寺历史的见证,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唐代作品。千佛崖210余尊造像构成了一处瑰丽的石刻艺术走廊。这些精美造像为济南的山水增添了迷人的文化魅力。千佛崖南长平公主造像,刀法神采之精,构思之精巧奇特,艺术造诣之高,为古今人士所称道,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造像技巧。

  从历山的黄石崖、千佛山石窟、佛慧山的大佛头、开元寺石窟,到玉函山石窟造像,再到柳埠的千佛崖石窟等,它们点缀在济南境内的各个地区,使济南多了一份梵音萦绕之意。这些石窟中丰富的造像、题记,在一定层面上向现代人们展示了当时的佛教活动、风土人情等社会状况,也为我们研究诸朝历史保留了丰富的史料。

  ——摘自《山东石窟造像艺术》(刘木森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年4月,第1版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徐坤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