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征程,须把握“三新”要义

2020-12-14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虎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何潇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高度评价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深刻分析了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制定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宏伟蓝图、“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思想原则,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重在把握其精神实质与核心要义,关键是要抓住“三新”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味着进入新发展阶段

  从改革开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发展难题,迈上了一级又一级发展阶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新方位。

  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考量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使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决胜全面小康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一场振奋人心的胜利,给予了我们强大的信心和底气。全会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表明我国即将胜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是具有历史性、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变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树立新发展理念

  “十四五”规划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将是解决我国发展中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即经济增长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实现这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绝非易事,需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用以创新为首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时代发展,既指明了我国发展的方向,又适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反复强调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上,总书记更是把科技创新看作是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变量,指出“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创新发展将是“十四五”规划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因素,也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协调发展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从“十个指头弹钢琴”“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到科学发展观,再到新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新阶段的协调发展更是强调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路、长久之路。

  坚持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绿色经济是人类发展的潮流,也是促进复苏的关键。”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人们不仅对物质文化有了更高的需求、达到了更高的层次,对生态保护、环境安全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们应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社会、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描绘出了清晰的蓝图和路径。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进入新发展阶段,意味着中国发展的空间更大、世界发展的机遇更多。为更好地利用全球的资源和市场,更好地顺应国际经济大局,必须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这深刻表明,中国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为此,全会首次提出要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这一创新性的表述指明了我们党当前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对确保我国发展行稳致远具有重大意义。

  “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依然需要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构建新发展格局

  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推进构建适应新阶段的新发展格局。当前,“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既有激流勇进迎难而上的信心,也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压力。从国际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蔓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使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从国内看,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在此基础上,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各领域的任务可以说艰难又繁重。因此,必须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在经济全球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受到国际国内双重因素的影响。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优势就是内部可循环。为更好地实现这一优势,就要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不断扩大内需,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立足点转向国内,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从而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是搞封闭的国内循环,也不是各地的保护主义的自我封闭,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在充分发挥我国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的条件下实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联通。当前,我国稳定的发展环境使我国仍然具备“世界工厂”的优势,也日益成为全球生产消费增长中心。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应了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计。这一战略考量不仅将引领中国新发展阶段走深走实走稳,更是对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是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持续奋斗的战略棋局,为擘画2035年更长远的发展愿景提供方向性引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立足五年,着眼长远,从党和国家战略发展全局出发,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点新要求,坚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集中回答了新阶段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描绘了未来五年国家发展蓝图,顺应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转变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党中央运筹帷幄的战略智慧和治国理政的卓越才能。这一长远性、全局性规划的落地,不仅为我国发展新阶段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同时也将为世界各国探索发展道路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