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2021-05-24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刘志明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代表人民利益、站在人民一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普遍提高。

  坚持紧紧依靠人民。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大革命失败后,30多万牺牲的革命者中大部分是跟随我们党闹革命的人民群众;红军时期,人民群众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一百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伟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坚持紧紧依靠人民,凝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共同享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注重把“蛋糕”分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从织密民生保障网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从扩大就业到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落地实施,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