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

2023-05-24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王 芳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在高校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推动形成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局面,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努力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引导广大教师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引导广大教师厚植家国情怀,关注时代、关注社会,从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课程教师团队着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努力练就从专业课的角度讲政治的本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西方理论所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及其局限性,深刻理解中国金融制度和学术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打造高水平课程。加强高水平课程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要致力于打造“金课”,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立德树人的基本载体。要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牢牢掌握课程建设话语权。立足学科特点,把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贯穿于专业教育,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深入浅出的知识传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课程坚持中国视角,引导学生从我国国家利益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角度,对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国际化、全球金融治理等国际金融领域重要问题进行深入学习研究,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优良品质和创新精神的主渠道主阵地。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给学生以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拓宽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道理讲明白、讲清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课堂教学注重加强国情教育,强调国际金融基本原理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具体运用,既让学生系统掌握国际金融基础理论与业务、国际金融市场微观管理以及全球经济与金融政策协调中的宏观管理,又让学生深刻认识国际金融活动的本质和功能,更好把握我国金融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学好调查研究这门必修课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强调“坚持从实际出发,前提是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详细]

    05-23 11-05 人民日报 分享
  •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有可为

    近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能贪大求洋”“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且明确指出不能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详细]

    05-15 15-05 人民日报 分享
  • 学习时间|树牢正确政绩观 总书记这样要求

    [详细]

    05-20 13-05 大众网 分享
  • 以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统一来推动发展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五大方面既有各自内涵,更是一个整体。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五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支撑,[详细]

    05-16 11-05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系统观念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要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出更多服务发展的新政策、便民利民的新举措,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大助力。更加注重疏导化解、标本兼治,在执法办案等工作中把准群众情绪和社会心态,在工作中跟进关怀服务,努力使执法管理更有“温度”。[详细]

    05-16 10-05 人民日报 分享
  • 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

    这既是深情厚爱和殷切嘱托,更是实践要求和激励鞭策,为广大青年矢志服务乡村振兴、唱响农民美好生活提供了指引和遵循。纸短情长、言深意重。广大青年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坚定理想、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详细]

    05-12 15-05 光明日报 分享
  • 凝聚新时代调查研究的共识与力量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挑战迫切要求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这就需要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刻洞悉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最大限[详细]

    05-12 15-05 光明日报 分享
  • 稳外贸,为经济恢复提供重要支撑

    “就像过年一样!”广交会时隔三年全面恢复线下展,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创新高。看看这个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实现外贸促稳提质的目标是有支撑的。[详细]

    05-12 14-05 人民日报 分享
  • 增强团结意识 凝聚复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力量源于团结。”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详细]

    05-11 15-05 人民日报 分享
  • 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牢牢把握这一总要求,要深入领会其重要意义,全面把握其丰富内涵,切实将其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详细]

    05-11 15-05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