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发展的四个关键词

2023-06-14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

  张孟洋

  随着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量子计算等数字技术加速创新,数字技术已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广泛应用,拥抱数字技术,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多方面带来挑战。为更好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要准确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四个核心关键词。

  整体性

  数字化社会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借助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和算力支撑,传统农业、工业、服务业将向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转变,通过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挖掘数字生活潜力,夯实数字生产动力,释放数字消费活力,促动各类主体、业态加速跨界融合,一体构建数字化社会整体发展。同时,以数据驱动业务优化,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精准配置。进一步精细分工为精准匹备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做好准备。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新的有效衔接,进而带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文化和数字生态文明整体布局建设。

  共享性

  数字化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打破了现实社会时间、空间的线性特点,使社会生活、工作的线上应用成为可能,在线办公、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在线文娱及在线体育等新应用场景得以推广应用。同时,又进一步促进新就业形态的发展,线下空间与线上空间有效连接,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共享。智慧城市通过工作网格和管理层级的划分,以数据形式的整理、加工、存储、分类、管理,打通数据壁垒,使得城市各个功能部件能够相互连通、互为联系,推进城市管理服务精细化、人性化,最大程度满足群众需求,实现新的社会共享融合。与此同时,我国在打造千兆光纤网络,推进智能互联,提升中小微经营主体数字化水平,促进互联网高普及率使用,实现市市通光纤、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的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都为数字经济共享发展及消弭的数字鸿沟提供了基础。

  创新性

  数字技术改变了投入、生产和消费形态,数字形态和实体形态并存成为常态,对产业融合、产业升级和要素配置具有积极作用,人工智能以类似于人的逻辑思考和经验行为的判断与行动,将劳动对象进行数字化处理,使社会生产领域发生了深层次变革和结构性优化。“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产业大脑及城市大脑的快速推进运用,使数据呈现几何倍数增长,依托于巨量数据样本,通过构建数据模型、优化数据算法,对数据的深度分析,提供供需适配,推进个性化生产、实现个性化选择,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多领域产生的系统性、革命性变革,孕育出一系列新技术新应用新产品,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社会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突出优势。此外,服务业向“高效率”跃变,为实施创新驱动提供了动能。

  协调性

  协调性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重要标准和尺度。数字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及软件服务为主导的数字产业化内部的协调发展;二是数字技术对传统经济、社会、政府的赋能和融合发展,主要体现在对传统产业升级、数字化空间拓展及政府服务效能的提升。如移动终端的摄像头产业,通过电子传感器调整、软件算法优化等,使光学影像向电子数据格式转变,有效降低产品成本。市场主体通过对批量数据实时分析,增强对业务流程全面而系统的监督,以数据流为载体打通业务流、决策流、执行流,实现全链条协同。数字技术与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增强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双向互动,为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共创分享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数字化支持。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徐坤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扑下身子 沉到一线

    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沉下心来,甘当人民群众小学生,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关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群众急难愁盼的具[详细]

    06-07 10-06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自立自强勇攀科技高峰

    无限风光在险峰,科技创新同样如此。使命召唤,梦想催征。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广大科技工作者定能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闪耀在强国复兴的伟大征程。[详细]

    06-07 09-06 人民日报 分享
  • 学习时间|强国复兴有我,做新时代好少年

    2023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谈到新时代中国好儿童时,给出这些关键词: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这二十四字箴言饱含了总书记对少年儿童深深的期许。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中国特[详细]

    06-01 15-06 大众网 分享
  • “交汇点”就是“突破口”

    采访时,江俊告诉记者:了解到“机器化学家”后,不少科研人员主动前来交流合作,带来一些新的交叉研究课题。遵循科技创新规律,拥抱学科交叉融合趋势,推动前沿探索、协同研究,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收获更多原创成果。[详细]

    06-01 15-06 人民日报 分享
  • 深刻把握坚持胸怀天下的科学内涵

    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崇高情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立场观点方法。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要拓展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在世界舞台上拓展中[详细]

    05-31 12-05 人民日报 分享
  • 深刻把握坚持胸怀天下的科学内涵

    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崇高情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立场观点方法。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要拓展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在世界舞台上拓展中[详细]

    05-31 12-05 人民日报 分享
  • “藏粮于技”先要授农以技

    站在田边,韩凤香躬身抓起一把泛着油光的黑土:“这就是秸秆还田技术养‘肥’的地。”服务粮食增产、土地保护、农民增收,先进农技的重要性日渐深入人心。下“绣花”功夫,做长久文章,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农技推广环境,培育更多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农业人才,农业[详细]

    05-31 12-05 人民日报 分享
  • 守住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保护黄河是事关民族复兴的千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念兹在兹,挂念于心。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黄河流域各省区都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详细]

    05-29 14-05 学习时报 分享
  • 数字职业拓展就业新空间

    上个月,被舆论冠以“力度前所未有”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方案正式推出。在此之前,《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入选名单》公布。这些助力劳动者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拥抱新经济新职业的举措,带给人们不少鼓舞和启发,也赢得广泛称赞。人们也由此期待,各主体“[详细]

    05-29 14-05 光明日报 分享
  • 视频访谈|孙黎海:解放思想与团结奋斗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至关重要。为此,《思想伟力》专家视频访谈栏目特别邀请了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黎海,带我们一起学习。[详细]

    05-28 10-05 大众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