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2023-10-01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四周年

  宏伟蓝图鼓舞人心,时代号角催人奋进。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走过峥嵘岁月、历经风雨洗礼,神州大地更加生机勃勃,社会主义中国更加欣欣向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自信自强,正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时间是最客观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过去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我国经济在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中展现出巨大的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大势……这些成绩的取得,见证新时代中国迈出的坚实步伐,凝结“点点星火、汇聚成炬”的中国力量,极大增强了亿万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底气。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期盼。74年来,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沿着这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沿着这条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走人间正道,干正义事业,持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落实落地,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助力,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作出新贡献。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出现代化的新图景。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正是因为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根本上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团结就是力量,信心赛过黄金。”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现代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通过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干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有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积极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才能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奋进新征程,我们要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志气、骨气、底气,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要深刻认识“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汇聚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要牢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大道如砥,行者无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踔厉奋发、团结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谱写时代华章。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让传统节日更好浸润时代人心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中秋节是团圆的象征、情感的寄托、文化的纽带。让我们共同感受中秋意蕴,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精神、价值与能量,更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赓续传统中走向未来。[详细]

    09-29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重要部署,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详细]

    09-28 11-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必须迈过的坎,每个产业、每个企业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往前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详细]

    09-28 11-09 人民日报 分享
  • 讲好大运河故事 擦亮中华文化名片

    讲好大运河故事,要更好利用中外文化交流的各种场合、各类平台,抓住有利时机加强对大运河文化的宣介推广。国际论坛、展会展览、体育赛事等形式多样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为我们讲好大运河故事提供了重要平台,是传播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窗口。当前正在举办的杭州亚运会,[详细]

    09-28 11-09 人民日报 分享
  • 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

    过去的辉煌属于人民,未来的征程依靠人民。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共产党人有能力、有责任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不断推进理论创[详细]

    09-21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更是[详细]

    09-21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围绕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指[详细]

    09-21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详细]

    09-20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要围绕“四个新”的要求,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干出一番业绩。只要我们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主动、聚合众力[详细]

    09-20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勇于创新,让文明薪火代代相传

    “当我和这些遗迹发生触碰时,脑海中抽象的思想与概念变得具体、鲜活起来。”一位博士研究生在朱熹园中的感慨,道出很多人的心声。漫步其中,不觉间,前行的脚步更加有力了。面向未来,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就一定能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详细]

    09-20 09-09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