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封
9月29日下午,儒商大会现代海洋产业论坛上,专家从世界海洋产业发展趋势和我国的海洋战略视角,畅谈我省海洋产业发展大计。
原国家海洋局司长王殿昌演讲中回顾了我国海洋战略发展历程,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增长极并引领了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改革开放,沿海三大经济圈已经形成,东部地区成为我国最发达、最繁荣、最开放的地区。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已对沿海地区“走出去”开启了大门。也为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山东海洋经济基础雄厚、特色鲜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些因素与儒商精神共同构成了海洋强省的建设保障。王司长还分析了我省海洋强省建设面临的挑战,一是优化空间布局的压力;二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三是化解资源闲置和降低积压资金风险压力。提出了五项建议:从整合优化涉海产业园区中求突破;从升级改造海洋传统产业中求突破;从做强做大海洋 战新产业中求突破;从发展海洋服务业中求突破;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中求突破。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秘书长张春宇做了《国内外海洋发展经验对山东海洋事业的启示》主旨演讲,借鉴世界海洋经济发达国家、著名海洋湾区、著名海洋城市的发展经验,提出我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几点建议:总体思路上要紧紧围绕“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紧抓全球海洋经济重心转移的机遇,将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置于城市和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强化创新驱动和海陆统筹,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思想前提一要解放思想,开拓眼界,认识到中国是世界的中国,城市是世界的城市;二要增强海洋意识树立蓝色经济理念和大海洋思想;三要坚持高端引领;四要坚持生态优先。具体措施是建设航运中心,加快建立国际领先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打造集海洋实业、金融与服务业三位一体的海洋产业金融示范园。
山东大学海洋传感器研究中心主任吴锜介绍了海洋传感器在海洋中的应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的贾东宁教授介绍了智慧未来研究院的建设构想,为与会嘉宾描画了未来智慧城市的美好蓝图,分析了当前的建设基础和建设机遇。提出建设目标:补齐山东互联网短板,发挥山东的实体经济产业优势,面向全国全球布局,通过汇聚全球一流资源,围绕未来海洋、城市、乡村、家庭、企业、健康等重大领域需求,强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特色鲜明、智能领先、引领未来的互联网实体经济,将“智慧未来”打造成山东的下一张“国际名片”和“金字招牌”。(迟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基层社会的经济面貌日新月异,矛盾纠纷数量也开始增多,基层社会的法律服务市场随之形成并持续增长,原来的司法助理员已不能满足基层社会的法律服务需求。鉴于此,广东、辽宁等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将司法助理员扩大为乡...[详细]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