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李洪兴
“新的保鲜膜生产线开起来了!”实现了扩产计划,湖北一家小微企业的负责人颇为感慨。企业去年曾因融资难打起了“退堂鼓”,关键时刻,湖北银行及时送上“订单贷”服务,破解了企业“拿不出抵押物”的困境。企业凭出货单获得授信、扩大产能,经营加快回暖,银行也收获了优质客户。一贷一还,生动诠释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共生共荣关系。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今年1月至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1%,比去年同期下降0.32个百分点,其中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2%,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截至9月末,绿色贷款余额、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36.8%、38.2%、18.6%,均远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总量上流动性合理充裕,融资成本不断降低,结构上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倾斜,这充分表明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金融服务能力日益提高。
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不久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高度概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八个坚持”,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这为进一步明确金融功能定位、推动金融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坚持和落实这一根本宗旨,金融业必须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培育新动能,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不断为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增长营造更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持续改善金融服务,化解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痛点、难点、堵点,才能有效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更好地促进金融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服务好实体经济,也是金融的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不断畅通直接融资渠道,到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从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到推动社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金融系统深化了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锚定实体经济、紧扣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金融服务,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有力之举、有效之策。
我们这么一个大国要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要清醒认识到,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金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针对资金空转、套利等开展了市场乱象专项治理,全面实施资管新规,坚决清理脱实向虚、乱加杠杆等活动,P2P网贷平台全部退出经营,互联网金融转入常态化监管,类信贷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30万亿元。针对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发挥金融为实体经济“输血”的能效,更好支持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重点再聚焦,政策再加力,就能使金融血脉更畅通、实体经济筋骨更强健,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实体经济根深蒂固,金融才能枝繁叶茂;金融与实体经济循环畅通,实体经济才会蓬勃发展、充满生机活力。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拓展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必将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支持,更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牛乐耕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重任在肩。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抓实干、唯实争先,保持奋进姿态、激发创新活力,努力培养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产业,积极探索山区库区强县富民的现代化新路子,奋力谱写奉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详细]
金融为民、金融利民、金融惠民、金融便民,这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具体的实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目标和前进动力,积极运用金融手段和力量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件接着一件办,锲而不舍向前走,我国金融业必将在高质量发展中使广大[详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完成好这一首要任务,需要我们妥善处理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之间的关系、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之间的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详细]
联通国际国内双循环,提升开放合作平台功能。强化虹桥商务区进口集散功能,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贸易平台和国别商品交易中心。借力进博会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与全球接轨的国际供应链服务保障体系。对标国际营商规则着力推进全面开放,加快构建一个要素市场化配置、国内[详细]
不久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深刻总结新时代党领导金融工作取得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高度概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八个坚持”。这“八个坚持”,是我们党对金融本质和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读者一道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详细]
完善现代化产业政策体系。推动产业政策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加大对中小企业产业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统筹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在技术攻关、产业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增强产业政策协同性,加强政[详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详细]
广大党员干部要全面准确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各项要求,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革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资源中最关键、最稀缺的顶尖部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