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2023-11-02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步 超

  步 超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越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越是要坚持大历史观,看清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加强团结合作、推动共同发展,世界终将在各国携手努力中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追求和平、促进发展一直是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望。过去几十年,人类吸取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教训,推动和平与发展成为历史潮流。在这一过程中,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趋势,取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显著成果,实现群体性崛起。东西、南北之间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朝着更趋平衡的方向发展演变,世界力量对比出现“东升西降”“南升北降”趋势。然而也要看到,一段时间以来,冷战思维、集团政治抬头,个别国家试图搞唯我独尊,大行霸权、霸道、霸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更加尖锐,国际局势中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上升,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尽管世界变乱交织,但我们不能因此动摇对世界前途的信心,而要将一时一地的局势纷纭置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来分析研判。不仅要看到现象和枝节,更要把握本质和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在变化多端的国际乱象中迷失方向、舍本逐末。历史的长河充满曲折,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论国际形势激荡起怎样的冲波逆折,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规律不会改变,各国人民要求和平与发展的强烈愿望不会改变,世界和平与发展力量不断壮大的前景不会改变,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历史大势也不会改变。这是不以少数国家、少数人的意志和行动为转移的。我们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不畏浮云遮望眼,看清历史车轮向着光明前途前进的方向。

  当我们端起历史的望远镜,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认识当下问题,就不难发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当今世界的各种乱象给人类提出巨大挑战,归根到底缘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解决好。“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是在开放包容中走向合作共赢,还是在分裂对抗中落得一损俱损?历史的钟摆朝向何方,取决于人类的选择。全人类共同价值终将指引各国人民作出符合历史潮流的正确选择。浪花一时的翻腾,不能阻挡百川归海的奔涌。

  中国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不断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和平与发展的确定性和正能量。过去1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中国坚持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已经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中国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携手各国致力于共同实现现代化,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下,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洋是一个宝库,蕴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我们将全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托良好的海洋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的目标,不断挖掘新动能,拓展新空间,提高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奋力建设“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详细]

    11-01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传承和发扬丝路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共建“一带一路”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详细]

    11-01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不断诠释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宣布了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详细]

    10-30 10-10 光明日报 分享
  • 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我们敞开大门,谁来同我们合作都欢迎”“展望未来,随着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中国必将对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详细]

    10-30 09-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中国经济大船将乘风破浪持续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大船将乘风破浪持续前行”。当前,我国经济恢复速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地位,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光明。因势利导、乘势而上,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详细]

    10-27 09-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两个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彰显了“两[详细]

    10-26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共同绘就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习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读者一道,回顾过去10年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汲取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智慧与力量。[详细]

    10-26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在新的历史起点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崛起,都以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为先导和基础。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详细]

    10-25 11-10 光明日报 分享
  • 要怀平常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我们要怀平常心,以道不变、志不改的定力,以一件接着一件办、一茬接着一茬干的恒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奋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详细]

    10-25 11-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加强媒体合作 讲好丝路故事

    在深入对话交流中,两个分论坛活动圆满落幕,大家畅所欲言、意犹未尽。展望共建“一带一路”下一个金色十年,与会人士认为,记录历史、报道事实、沟通民心,共同讲好丝路故事,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注入正能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媒体责无旁贷。[详细]

    10-25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