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动力从何而来

2018-10-24 来源: 解放军报 作者: 李昭阳

  前不久,本报及中央主流媒体,纷纷在重要位置开设“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专栏,旨在讲好奋斗故事,用榜样的力量鼓舞人,以奋斗的事迹激励人,用伟大的成就振奋人。

  奋斗,也成为具有新时代标识的一种精神特质。奋斗决不是口号,它最大的魅力在于行动。而行动的源泉来自动力。没有动力的奋斗,口号喊得再响,一切都白搭。

  今年以来,从习主席新年和春节关于奋斗的主题贺词,到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从中央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到军队增加林俊德、张超两位挂像英模;从全方位宣传“新时代奋斗者”,到这次开设“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专栏,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催生广大党员干部的奋斗激情、奋斗动力。只有解决好奋斗的动力问题,党员干部才能紧握奋斗之桨,高扬奋斗之帆,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情怀在胸有动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一种情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是一种情怀;“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是一种情怀。共产党人、革命军人就应有“悠悠万事、备战为大”的天性本分,有“强军打赢、走向一流”的情怀抱负。倘若没有家国大义、使命至上,只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或者“仅靠吃米活着”,那断然是不会有奋斗动力的。

  榜样感召有动力。“理想者胜过利益者百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人人都在进步、都在奋斗,不跟随榜样的脚步、不踏上时代的潮头,很容易就落伍了。近段时间推出的时代楷模,如守岛卫国的王继才、科技兴军的林俊德、逐梦海天的张超、抢险救灾的英雄群体……他们为了党、国家和军队的事业,孤独能忍、水火敢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们就是鲜活的价值观、前行的指路灯,与他们相比,我们难道不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吗?

  荣誉激励有动力。拿破仑说过:“给我足够的勋章,我可以征服世界。”由此可见,荣誉激励对于人的意义和作用。然而,荣誉从来不是从天而降的,它只属于奋斗者、奉献者、耕耘者。韦昌进奋斗在老山前线,立下赫赫战功,终获“八一勋章”;贾元友奋斗在本职岗位,带出徒弟无数,终获荣誉称号……我们不标榜青史留名,但革命军人勇争第一、崇尚荣誉的优良传统不能丢。为了荣誉,为了事业,为了打赢,只有选择奋斗。

  奋斗有了动力才有价值。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尤其要关注那些影响奋斗动力的问题。当下,很多人也知道奋斗的意义,但就是干劲不足,紧张不起来,甚至搞为官不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奋斗的动力。有的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不如落个清闲自在;有的凡事总考虑自身安全,一遇困难和风险就撂挑子;还有的信奉“不做不错”,安于中下游的慵懒状态,美其名曰“与其干事问责,不如明哲保身”。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解决,奋斗的动力就会大打折扣,直接影响事业发展。

  当前,军队改革重塑、转型建设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有不少隘口要闯,有不少硬仗要打。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真把式”,越需要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解决好奋斗的动力问题,给党员干部创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提供担当作为的制度保证,就一定能让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激荡在新时代,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陆军装甲兵学院)

返回首页>>

初审编辑:牛乐耕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