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的 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

2020-11-18  来源: 《山东党校报》 作者: 赵玉霞 王冰

  当前,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大势,人类文明持续向更高水平发展。但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在全球蔓延的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思潮也深刻影响到了文明文化层面,“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死灰复燃,文化霸权主义、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卷土重来,严重破坏了全球市场和国际贸易秩序,严重阻碍了世界文化交流和文明交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以科学态度、历史视野、全球胸襟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明交往理论,研究和把握世界文明发展规律,围绕文明交流互鉴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揭示和论证了文明的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和传播性等本质特征,对一些落后理念、错误观念、反动思潮进行了深刻批判,构建了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为引领的新的世界文明观、新的文明交往范式、新的文明发展图景,对于化解文明间矛盾和冲突,促进文明间交流和理解,推动人类文明永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批判“文明优越论”,尊重“文化多样性”,构建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人类文明格局

  西方“文明优越论”是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和全球地理大发现产生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的一种错误观念。它将工业革命后东西方生产力的差距延伸至经济制度、政治体制、文明文化等领域,将一段时期内生产力的超越和生产关系的先进归因为文明的绝对先进和优越,从而得出“文明优越论”“文明中心论”等错误论断,赋予西方人宣扬西方文化和“普世价值”的自信,并为其矮化、奴化、消解和灭绝非西方文明的罪恶行径提供了合法性与正当性。这种傲慢和偏见打破了世界多元文化相互交流、并行发展的健康生态,使文明间的良性交往和互动畸变为西方文化的单向度传播和侵蚀,使非西方文明长期处于“失语”状态,逐步失去自信心、生命力甚至走向绝迹,最终将扭曲人类文明发展逻辑,阻碍全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可以说,西方“文明优越论”已经成为非西方文明发展进步的思想包袱和精神枷锁,是非西方国家和地区夺取国际话语权的拦路虎和绊脚石。

  事实上,各具特色的文明形态是在人类生产生活实践中,基于地理自然条件的优劣之异、国家社会形成的先后之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之别而逐渐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唯物主义视野观察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演进,从物质生产实践的视角审视人类文明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的多样性一样”。每一种文明都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创造的产物,都蕴含着人类发展进步所依赖的思想指导和精神力量。“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一种文明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根据“文化多样性”这一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和基本特征,结合冲突和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发展困境,习近平总书记批判了西方“文明优越论”,指出“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应“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共同构建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文明格局,一方面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和创造热情,推动自身文明繁荣兴盛;另一方面,对其他文明应摒弃傲慢与偏见,彼此尊重,平等以待,打造人类文明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二、反对封闭保守,推动交流互鉴,构建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文明交往范式

  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并未消除文化上的封闭保守。与此相反,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让一些西方国家陷入了一种“大国迷梦”,在思想和文化上盲目自大、固步自封。其中以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最为人熟知。福山通过对比苏联的解体和美国的“胜利”得出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和基督教世界价值观将是人类最终统治形式和意识形态发展终点的结论。一些西方政客和学者对“历史终结论”大加鼓吹,将西方文化奉为优越文化、普世价值,将其他文化视为落后文化、改造对象,进而否定了文明间交流互鉴的价值和意义,并以文化霸权剥夺其他文明的话语权和生存权。此外,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升西降”成为国际格局的最大变化。逆全球化、民粹主义、保守主义思潮在西方快速兴起并形成气候,从英国“脱欧”到美国“退群”,一些西方政客大开历史倒车,甚至妄图掀起“新冷战”,不仅在全球市场设置层层贸易壁垒,还通过限制入境、驱逐外国人员等方式阻碍国际人文和学术交流。同时,在一些西方国家内部种族歧视、文化对抗、群体撕裂现象愈演愈烈。这些形形色色的文化封闭保守阻碍了正常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交往,破坏了不同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的共享和流动,影响了群体、民族、国家和文明间的沟通和理解,将进一步扩大文明间的冲突危机与发展鸿沟。

  历史不断证明,文明的封闭保守是死路一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像生命有机体一样需要新陈代谢,“如果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曾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清政府闭关锁国,结果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一败涂地,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淖。而“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迈上了伟大复兴的征程。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启示我们,封闭保守不是保护自身文明的“灵丹妙药”,反而会使其丧失生机和活力,甚至走向消亡。习近平总书记由此作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这一重要论断,进而指出“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文明就将因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失生机活力”。各种文明应该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原则开展交流合作,积极构建新型的文明交往范式,共同抵御唯我独尊、“历史终结”的谬论,戳破的零和博弈、冷战思维的谎言,打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隔阂,以理性的心态看待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以开放的胸怀对待其他文明的发展进步,以共赢的理念开展文明间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宽交流交往渠道,不断拓展沟通合作平台,不断健全协调谅解机制,才能不断推进自身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共同发展。

  三、反对“文明冲突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明未来图景

  “文明冲突论”是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对世界历史走向做出的判断和预测。他忽视文化传播交流在文明的形成、发展和变迁中重要作用,罔顾人类文化彼此交融、相互促进的历史事实,无视文明交往交流的内生动力和本质特征,而是机械地将世界分割为完全独立、纯粹的文化实体,夸大了文明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带来的消极后果,进而宣称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不同文明之间的地缘边界将会演化为未来战争中最激烈的战线。对于中华文明,塞缪尔·亨廷顿则认为,“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规模、经济活力和自我形象,都驱使它在东亚寻求一种霸权地位。”中国必将与美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产生冲突。这些错误论断贬低了文明间交融和对话,夸大了文明间的冲突和对抗,描绘了一幅消极、悲观的人类文明未来图景,不仅为美国后冷战时期的霸权主义提供了学理上的支持,为各种寻衅滋事、霸凌欺压提供了合理化的借口,也开了“中国威胁论”的先河。

  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差异性并不代表着排斥性和冲突性,而是要看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胸怀看待差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种与“文明冲突论”截然不同的文明观。他指出,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要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文明冲突论”更不会是人类文明的终极,而终将被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沟通对话所替代。在对“文明冲突论”做出批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分析了当前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演化的新趋势,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构想,指明了不同文明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文明相处路径,构建了和谐共生、合作共赢的世界文明新秩序,擘画了人类文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走向和最终命运的科学判断和思想指引,不仅是理念和理论的创新,更是制度和道路创新。近些年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下,中国与世界各国一道,在教育、文化、卫生等合作领域搭平台、拓渠道,推动文明交往向好向优,助力文明互鉴走深走实,为人类文明协作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积极评价和热烈响应。只要每个民族、每个国家将前途命运紧紧相连,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同舟共济,休戚与共,携起手来共享发展机遇,共担风险挑战,就一定能把全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赵玉霞,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教授;王冰,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

  本文发表于《山东党校报》2020年第17期。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