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徐坤杰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坡塘村——山乡吹来艺术风(千万工程 一线探访)
记者 罗珊珊 刘军国
白墙黑瓦、远山如黛,循着一声声婉转悠扬的绍兴莲花落,就到了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坡塘村。
“原来落后小山村,如今美丽又迷人……”走进村里,驻村艺术家陈祥平正在教村民唱莲花落曲目,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这首莲花落唱的正是这里的蝶变历程。”驻村以来,陈祥平对坡塘村有了更深的了解,从“有客来了绕道走”的城郊村,到远近闻名的“风雅坡塘”,坡塘村走出了一条艺术赋能、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路。
坡塘村的蝶变,是浙江持续推进“千万工程”的真实写照。20年来,以“千万工程”为抓手,浙江各地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
乡村振兴,村村发力,坡塘村该从何做起?论资源禀赋,没有名山大川;比区位条件,虽毗邻城区,也并非独一无二。要想发展旅游业,靠什么吸引游客?
一次偶然的契机,坡塘村与艺术结合了起来。2020年初,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艺乡建”团队来到坡塘村采风调研。刚进村,“艺乡建”创始人陈炯就出了个主意,将巨大的绸带挂在茶园上方随风飞舞,一件名为《看见风》的艺术作品就此诞生。“随后的几个月里,1万多名游客慕名前来打卡。”坡塘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国海回忆,村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
艺术团队的到来,打开了村民们的思路。竹匠陈荣苗重拾手艺,开起了工艺品小店。“以前是奔着生产生活需要,现在要把竹制品变成艺术品。”陈荣苗制作的竹蜻蜓、竹扁担、竹帆船受到了游客们的喜爱,开店以来,靠着售卖竹艺制品,他已增收上万元。
与此同时,坡塘村探索“微改造、精提升”,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废弃的水表箱,绘上“楚河汉界”棋盘,再放上两个小石凳,一个露天小棋局就有了。“在保留乡村传统风貌的基础上,稍加改造,村里处处都是景观。”罗国海介绍,村里对建筑立面进行创意美化与功能提升,随处可见的砖瓦、蓑衣等老物件都可以打造成特色景观,小投入也有大回报。
依靠改革,盘活闲置土地,租赁闲置农房,既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又能“筑巢引凤”。如今,村里的旧民居、旧厂房摇身一变,成了乡村博物馆、树兰书屋等文化艺术空间,莲花落表演艺术家胡兆海、“陋室画家”位光明等一批艺术家工作室来此落户。
老茶厂改造而来的新空间,眼下已是“云松乡村艺术馆”,一楼新开了半舍堂茶室,二楼是开放艺术展览空间,出自绍兴市美协、绍兴书画院10名青年画家之手的“云松十景”主题美术长卷正在展览。“有山有水有风雅,适合品茶赏文化,我们第一次来就被村里的文艺氛围吸引了。”半舍堂茶室经营者俞小龙多番考察后,最终将茶室开在了坡塘。
艺术赋能,青山绿水有了别样风味。围绕“云上居”主题,坡塘村打造了“云福广场”“云壶飞瀑”“云松营地”等一系列旅游观光景观,一体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目前,坡塘村全年可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00万元,带动剩余劳动力就业220人。
“小到一只碗、一个酒杯,只有做出品质、做出特色,游客才会来了又来。”罗国海正谋划着,打造5到10个具有辨识度的文创产品,以大型文旅活动为切入点,促进乡村旅游长效发展。
《人民日报》(2023年06月16日 第02版)
责任编辑:徐坤杰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山东是文化大省,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美誉,在这里诞生了孔子、墨子、孙子、书圣、医圣、农圣、工圣等众多名家智者。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赓续历史文脉,山东责无旁贷,[详细]
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沉下心来,甘当人民群众小学生,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关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群众急难愁盼的具[详细]
无限风光在险峰,科技创新同样如此。使命召唤,梦想催征。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广大科技工作者定能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闪耀在强国复兴的伟大征程。[详细]
2023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谈到新时代中国好儿童时,给出这些关键词: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这二十四字箴言饱含了总书记对少年儿童深深的期许。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中国特[详细]
采访时,江俊告诉记者:了解到“机器化学家”后,不少科研人员主动前来交流合作,带来一些新的交叉研究课题。遵循科技创新规律,拥抱学科交叉融合趋势,推动前沿探索、协同研究,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收获更多原创成果。[详细]
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崇高情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立场观点方法。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要拓展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在世界舞台上拓展中[详细]
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崇高情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立场观点方法。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要拓展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在世界舞台上拓展中[详细]
站在田边,韩凤香躬身抓起一把泛着油光的黑土:“这就是秸秆还田技术养‘肥’的地。”服务粮食增产、土地保护、农民增收,先进农技的重要性日渐深入人心。下“绣花”功夫,做长久文章,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农技推广环境,培育更多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农业人才,农业[详细]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保护黄河是事关民族复兴的千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念兹在兹,挂念于心。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黄河流域各省区都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详细]
上个月,被舆论冠以“力度前所未有”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方案正式推出。在此之前,《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入选名单》公布。这些助力劳动者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拥抱新经济新职业的举措,带给人们不少鼓舞和启发,也赢得广泛称赞。人们也由此期待,各主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