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

2023-07-18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孟繁哲

  孟繁哲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只有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

  这是活力无限的创新中国。在浙江宁波舟山港,依靠自主研发的集装箱码头生产操作系统,卸货、运输、存放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在福建泉州中科三安无人植物工厂,“光配方”大显身手,让植物生长速度更快、产量更高;在广东广州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总装车间,机械臂上下挥舞,每53秒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车下线……放眼神州大地,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一幅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画卷正徐徐铺展。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从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到强调“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再到要求“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形成了支撑发展和保障安全的科技创新发展新的战略格局。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看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需要强大科技支撑。也要看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还要看到,推动国内大循环,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科技创新是关键;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也需要科技实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我们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从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到“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首次实现千万核并行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再到“国和一号”和“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取得新突破……一个个自主创新的成功范例告诉我们,只有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成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各种外部冲击。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显著成效,极大释放了创新引擎的动能。着眼未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方能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我们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有这样的能力和信心。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战略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要思维方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战[详细]

    07-05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
  • 厚植开放优势

    以放开搞活汇发展之力、聚创新之势。做好“放”的文章,就要培育“放”的多元主体,“放”出经营主体的活力、基层一线的动力、社会各界的合力、群众创新创业的潜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建立“亲清政商关系”的内涵意义与路径,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帮企业解难题,[详细]

    07-05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
  • 当好科技与田野的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将秉持初心、努力奋斗,继续发挥专业所长,努力钻研出更多成果,在乡村振兴中作出新的贡献。[详细]

    07-05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
  • 厚植开放优势

    以放开搞活汇发展之力、聚创新之势。做好“放”的文章,就要培育“放”的多元主体,“放”出经营主体的活力、基层一线的动力、社会各界的合力、群众创新创业的潜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建立“亲清政商关系”的内涵意义与路径,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帮企业解难题,[详细]

    07-05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
  • 当好科技与田野的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将秉持初心、努力奋斗,继续发挥专业所长,努力钻研出更多成果,在乡村振兴中作出新的贡献。[详细]

    07-05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
  • 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

    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强、把基层政权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才能稳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详细]

    07-03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
  • 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站立在浸润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大地上,手握科学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沐浴文明辉光,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不断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我们信心满满、底气十足![详细]

    07-03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
  • 学习时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重温经典红歌迎“七一”

    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红歌,感悟信仰力量。[详细]

    07-01 10-07 大众网 分享
  • 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

    沂蒙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在沂蒙山区形成的一种伟大精神风貌,它体现了中国人民与国家和民族共同奋斗、共同前进的决心和勇气。沂蒙精神在新时代仍然熠熠生辉,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进步具有深远影响。[详细]

    07-01 10-07 大众网 分享
  • 为人类法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全球治理体系正处于调整变革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高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做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国际传播,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译介阐释,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详细]

    06-27 10-06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