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文水声
【现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构建以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的智慧水利体系”;我国首个数字孪生流域建设重大项目——长江流域全覆盖水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开工建设;水利部公布47项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应用案例……今年以来,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这一新技术应用,让治水用水护水有了“智慧大脑”,将在防洪预警、供水调度、污染防治等方面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点评】
什么是数字孪生流域?就是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在水利领域,建构一个与物理流域相同的数字流域,与真实流域同步仿真运行。在这一数字场景中,可对物理流域进行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前瞻预演,从而更好地支撑水利科学化、智慧化决策。
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必须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建设数字孪生流域,将数据监测的单位从单个水利工程拓展至大型水利工程群、从单个河段拓展至整个流域,将预测的时程单位从时、日拓展至周、月、季度等,有助于提升水资源管理效率和科学化水平,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让有限的水资源效益最大化。
除了通过精细化治理推动节水,数字孪生流域更大的作用,是在精准掌握流域水循环及其伴生的水环境、水生态、水沙等情况的基础上,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推动水安全风险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比如,在江西婺源,智慧水文业务服务平台将雨量、地表径流量、蒸发量、水位等要素汇聚在同一模型内,运算效率和预报准确性大为提高;在甘肃疏勒河流域,通信网络系统覆盖全灌区,数字孪生渠系智能配水和闸群联合调度系统实现全渠道水量自动控制、按需配水,闸口计量精度达毫米级。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对物理流域实时监控、发现问题、优化调度,最终达到风险提前发现、预警提前发布、方案提前制定、措施提前实施的目的。
当前,我国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推动数字孪生流域技术广泛应用,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当前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实际,不断强化关键技术攻关,优化算法模型,补短板强弱项。同时,要坚持目标导向,针对物理流域全要素和水利治理管理全过程,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水利感知网和数字化场景,通过数字孪生流域多维度、多时空尺度的智慧化模拟,实现对流域的系统性、远景性治理。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在信息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的当下,将数字孪生技术运用于水资源管理,是推动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要进一步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以流域为单元提升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加快构建智慧水利体系,使之尽快发挥作用,尽早产生成效,为江河安澜和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更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牛乐耕
过去的辉煌属于人民,未来的征程依靠人民。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共产党人有能力、有责任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不断推进理论创[详细]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更是[详细]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围绕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指[详细]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详细]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要围绕“四个新”的要求,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干出一番业绩。只要我们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主动、聚合众力[详细]
“当我和这些遗迹发生触碰时,脑海中抽象的思想与概念变得具体、鲜活起来。”一位博士研究生在朱熹园中的感慨,道出很多人的心声。漫步其中,不觉间,前行的脚步更加有力了。面向未来,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就一定能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详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方法、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了在深厚传统中取精用宏、固本开新的大格局大气象。历史照亮未来,奋斗成就伟业。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中华民族正向着“长[详细]
“当我和这些遗迹发生触碰时,脑海中抽象的思想与概念变得具体、鲜活起来。”一位博士研究生在朱熹园中的感慨,道出很多人的心声。漫步其中,不觉间,前行的脚步更加有力了。面向未来,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就一定能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详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方法、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了在深厚传统中取精用宏、固本开新的大格局大气象。历史照亮未来,奋斗成就伟业。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中华民族正向着“长[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更好发挥自身所长,增强竞争优势”。横琴与澳门一水之隔,最近处不到200米。地缘近是优势,人相亲是活力,设施联通夯基础,机制相通强支撑,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抢抓机遇,更好实现粤澳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推动粤港澳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