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

2023-10-11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实践平台

  随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格局平台效应不断扩大,中国与共建国家深化合作、共同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物畅其流,人享其行,发展便犹如插上翅膀。以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为依托,内陆国家哈萨克斯坦拥有了出海口;乘坐中欧班列,欧洲的苹果可以销往近万公里外的中国市场,中国云南的咖啡也可以进入欧洲市场;中国农业企业同老挝专家合作培育优质香米,帮助建起出口产业链,一举结束老挝稻米零出口的历史;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自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入股后,综合指标重回世界十大航运枢纽之列……“一带一路”建设让更多国家走上扩大开放的道路,联通开放的利好深深造福了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人民。

  即使相隔万水千山,也能够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康庄大道。2017年,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一带一路”是一条开放之路,贸易畅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降低交易成本和营商成本,释放发展潜力,提升各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实践平台。

  自古以来,互联互通就是人类社会的追求。互联互通,经济血脉才更加通畅,经济社会发展潜力才能被充分挖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促进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成本竞争力是一个重要因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可以有效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目前,中欧班列已铺就运行线路86条,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货物流向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港口,这些开放大通道为共建国家促进互联互通、提升经贸合作水平打下坚实基础。随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格局平台效应不断扩大,中国与共建国家深化合作、共同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则是另一个重要原因。创新贸易合作机制、加强政策协调,有助于促进市场开放、消除贸易障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推进“陆、海、空、网”四位一体的“硬联通”,同时也加强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软联通”,畅通了贸易和投资合作渠道,提供了更好的营商环境和机制保障,有助于打造深度互补、高度共赢的合作新格局。据了解,仅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农产品到达中国市场的通关时间就缩短了90%。与此同时,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推动贸易畅通的重要新生力量,为共建国家带来更多贸易机会。

  过去几十年中,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因为互联互通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限制,没有被纳入全球价值链,甚至成为经济全球化“被遗忘的角落”。“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产业合作和技术传播,符合共建国家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的迫切需要,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世界经济找到了新增长点。泰中罗勇工业园、中印尼综合产业园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中白工业园……一个个园区在精诚合作中展现勃勃生机,让共建国家有机会搭上经济全球化列车、提高工业化水平,同时也深化了国际产能合作,有利于共同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为各国工商界提供更多机遇。

  翻山越岭、跨洋越海,丝绸之路是古人创造的互联互通奇迹。如今,远洋巨轮劈波斩浪,“钢铁驼队”跨越大洲,续写着新时代的丝路故事。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10周年为新起点,加快发展战略对接,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扩大产业与投资合作,开放将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充[详细]

    10-09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共创亚洲和平、团结、包容的美好未来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亚运会给全世界留下难忘的杭州记忆。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记忆,走人间正道,干正义事业,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详细]

    10-09 10-10 大众网 分享
  • 总书记引领我们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犹如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一路奔涌、浩荡向前,历经风雨绵延不绝,饱经沧桑历久弥新,在人类文明史册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详细]

    10-08 10-10 光明日报 分享
  • 读懂中国对当今世界发展至关重要

    展望未来,中共二十大制定的发展蓝图将在实践中得到落实,并将深刻影响整个世界。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冰中两国必将迎来更多互利共赢合作的机遇。[详细]

    10-08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让传统节日更好浸润时代人心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中秋节是团圆的象征、情感的寄托、文化的纽带。让我们共同感受中秋意蕴,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精神、价值与能量,更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赓续传统中走向未来。[详细]

    09-29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重要部署,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详细]

    09-28 11-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必须迈过的坎,每个产业、每个企业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往前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详细]

    09-28 11-09 人民日报 分享
  • 讲好大运河故事 擦亮中华文化名片

    讲好大运河故事,要更好利用中外文化交流的各种场合、各类平台,抓住有利时机加强对大运河文化的宣介推广。国际论坛、展会展览、体育赛事等形式多样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为我们讲好大运河故事提供了重要平台,是传播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窗口。当前正在举办的杭州亚运会,[详细]

    09-28 11-09 人民日报 分享
  • 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

    过去的辉煌属于人民,未来的征程依靠人民。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共产党人有能力、有责任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不断推进理论创[详细]

    09-21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更是[详细]

    09-21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