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张 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各项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既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掌握其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提升运用这一重要思想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教育。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对领导干部来说,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当前,国内外环境深刻复杂变化,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很多领域工作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理论素养,就难以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只有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掌握牢靠,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守正确政治方向,在观察时势、谋划发展、防范化解风险上更加主动、更有成效。
学习理论,没有任何捷径可走,首先要老老实实、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摒弃浅尝辄止、一知半解、蜻蜓点水的态度,下一番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的三种境界,勉励领导干部学习理论也要有三种境界,既要“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又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还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为我们学习理论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要通过全面系统深入的研读,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整体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对各领域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都要放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来认识和把握,做到融会贯通。
只有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开展工作才能把得准。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关键是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准确把握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在内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深刻领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精髓要义。要结合新时代我们党运用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非凡历程,深切感悟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改变人民命运而创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要把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用以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善于运用这一重要思想洞察时与势、危与机,把握规律性、发现趋势性、认识必然性,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善于运用这一重要思想增进人民福祉,深入实际感受群众冷暖、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善于运用这一重要思想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创新思路办法、激发动力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绩。
责任编辑:牛乐耕
翻山越岭、跨洋越海,丝绸之路是古人创造的互联互通奇迹。如今,远洋巨轮劈波斩浪,“钢铁驼队”跨越大洲,续写着新时代的丝路故事。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10周年为新起点,加快发展战略对接,推[详细]
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思维,总结好、运用好党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更好指引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详细]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充[详细]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亚运会给全世界留下难忘的杭州记忆。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记忆,走人间正道,干正义事业,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详细]
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犹如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一路奔涌、浩荡向前,历经风雨绵延不绝,饱经沧桑历久弥新,在人类文明史册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详细]
展望未来,中共二十大制定的发展蓝图将在实践中得到落实,并将深刻影响整个世界。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冰中两国必将迎来更多互利共赢合作的机遇。[详细]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中秋节是团圆的象征、情感的寄托、文化的纽带。让我们共同感受中秋意蕴,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精神、价值与能量,更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赓续传统中走向未来。[详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重要部署,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详细]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必须迈过的坎,每个产业、每个企业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往前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详细]
讲好大运河故事,要更好利用中外文化交流的各种场合、各类平台,抓住有利时机加强对大运河文化的宣介推广。国际论坛、展会展览、体育赛事等形式多样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为我们讲好大运河故事提供了重要平台,是传播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窗口。当前正在举办的杭州亚运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