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3-10-19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詹成付

  詹成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等。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指出:“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在新征程上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深刻认识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大意义

  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事业观等在干事创业中的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员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要求“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党员的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建设和改革的大局”;在福建工作期间,倡导“滴水穿石”精神、“弱鸟先飞”意识,不搞上任伊始“烧三把火”,也不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要甘于做铺垫之事”“积小胜为大胜”;在上海工作期间,要求各级干部始终坚持执政为民,“要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繁重任务,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中央要求,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围绕中心任务真抓实干,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推动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持续提高,我国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大局观念,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不打小算盘、不搞小聪明,把地区和部门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开动脑筋、主动作为、大胆作为,创造性开展工作,真正让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同时,针对一些干部政绩观出现偏差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大家一定要牢记创造业绩的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工作指导性。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好。

  全面把握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要“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我们深刻体会到,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党员干部做事情、干工作,要做到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既符合国家和人民眼前利益,又符合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这关乎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人民是我们党执政最深厚的基础和最大底气。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强调:“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当共产党的‘官’,只有一个宗旨,就是造福于民”;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我们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解决好“树什么样的政绩”的问题。这关乎政绩检验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扶持经济发展,帮助群众富裕起来是好事实事;弘扬社会正气,打击‘害群之马’,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也是好事实事;解决群众衣食住行之苦、生老病死之需,是好事实事;甚至远处僻土深山的群众买不到灯泡、肥皂之类针头线脑的小事,得到我们的关心解决,也是好事实事。”这启示我们,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要坚持实践观点、群众观点、历史观点。

  解决好“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这关乎政绩的实现途径。一要靠对党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二要靠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一切工作都要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三要靠政贵有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政贵有恒,不能朝令夕改,不要折腾”“不要一换届领导就兜底翻,更不要为了显示所谓政绩去另搞一套,不要空洞的口号满天飞”。四要靠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五要靠狠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好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对长期任务,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强化精准思维,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六要靠廉洁自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官要当舞台上端端正正的官,当清官,不要当庸官贪官”。遇到问题、作出决策、处理工作首先要从政治上想一想,对照党章、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党纪处分条例举一反三,看准能不能干、该不该做,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以正确导向引领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除了依靠干部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管理,组织的引导也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何考准考实干部政绩,也是一个难点”“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和选任办法,既重能力又重品行,既重政绩又重政德”。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正确导向,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改进考核方法手段。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强调:“我们要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来考核评价干部的政绩,坚持抓好发展与关注民生的结合、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结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结合,科学设定考核政绩的内容和程序,完善考评体系和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要通过考核这个“指挥棒”推动干部形成重实际、求实效,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假政绩的务实之风,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发挥榜样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平总书记善于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全党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工作时指出:“谷文昌同志的事迹同焦裕禄、杨善洲同志的事迹一样,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领导干部的坚强党性、远大理想、博大胸怀、高尚情操。”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时指出:“焦裕禄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我们一定要发挥榜样的作用,让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在感动中行动,自觉做正确政绩观的践行者。

  实行问责追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些干部惯于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然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屁股乱账,最后官照当照升,不负任何责任。这是不行的。我说过了,对这种问题要实行责任制,而且要终身追究。”比如,针对甘肃祁连山生态破坏、陕西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青海木里矿区非法开采等典型案例,有关地方和部门严肃查处和追责了一批失职渎职的人员,有力推动了各级党委和政府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实践证明,问责一个、警醒一片、提高一批,对于推动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具有重要作用,要善于运用好这一重要手段和方法。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庄文楚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增强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8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提升干部这三种本领。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详细]

    10-18 16-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内需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消费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这既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又是当前形势下积极应对需求收缩、推动经济健康发展[详细]

    10-18 09-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多措并举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将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详细]

    10-17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治水,从“战略”到“笃行”

    水运连着国运。一部泱泱大国的治国史,也是一部百折不挠的治水史。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看得最多的,“水”是主题之一。而通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除了以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以地域视角分类,还有便是以长江、黄河这样的水系来统领。[详细]

    10-17 09-10 人民日报 分享
  • 持续推进国际发展合作和援外事业

    发展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要务,也是人类社会永恒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愿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这既是我国持续推进国际发展合作和援外事业[详细]

    10-16 15-10 学习时报 分享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详细]

    10-16 14-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中国举办的菌草技术国际培训班,给许多国家民众带来新机遇,成为互利共赢、造福人民的生动写照。在斐济,菌草技术被誉为“岛国农业的新希望”;在莱索托,农民称菌草为“致富草”;在卢旺达,3500多户家庭参与菌草生产,每户每年收入增加了1至3倍[详细]

    10-13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论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锐意进取、守正创新、团结奋斗、扎实工作,一定能不断书写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新篇章、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详细]

    10-13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

    翻山越岭、跨洋越海,丝绸之路是古人创造的互联互通奇迹。如今,远洋巨轮劈波斩浪,“钢铁驼队”跨越大洲,续写着新时代的丝路故事。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10周年为新起点,加快发展战略对接,推[详细]

    10-11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论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思维,总结好、运用好党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更好指引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详细]

    10-11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