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23-11-14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万劲波 陈套

  万劲波 陈套

  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全球或区域创新网络的枢纽节点,是创新要素的集聚地。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专节部署“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明确“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我们要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更大范围、更大格局下汇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加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形成梯次联动的区域创新格局。

  打造一批创新高地

  第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据《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有3个科技集群进入全球科技集群百强前5名,分别为深圳-香港-广州(第2位)、北京(4)、上海-苏州(5),说明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能级在全球范围内具备较大的影响力。未来要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重大规划,统筹推进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北京要充分发挥中关村先行先试优势,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着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海要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应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努力实现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从无到有的新跨越,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要以珠三角为主阵地,高位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努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高地。

  第二,建设若干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坚持中央和地方一盘棋,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尊重科技创新和生产力的区域集聚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创新发展路径。各地区应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和创新发展布局,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其一,加快创新型城市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据《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大陆地区有6个科技集群进入前30名,分别为南京(11)、武汉(13)、杭州(14)、西安(19)、青岛(23)、成都(24)。还有15个科技集群进入百强,分别为天津(36)、长沙(37)、合肥(40)、重庆(44)、哈尔滨(53)、济南(55)、长春(58)、沈阳(63)、大连(69)、郑州(75)、厦门(80)、兰州(82)、镇江(89)、无锡(93)、福州(94)。这些地方都有条件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使之成为基础前沿科学领域、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要素的区域汇聚地。其二,加快县域及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东西部联动和对口支援等机制来增加科技创新力量,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心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如科技支宁、科技兴蒙、科技入滇,科技援疆、援藏、援青,创新型县(市)建设等。

  从四个方面统筹优化布局

  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将项目、平台、资金、任务、人才和生态统筹起来的关键举措。科技创新区域布局的本质就是发挥科技创新中心资源要素集聚整合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城市联动发展。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强调创新资源集聚、原创引领、源头供给、辐射带动,国际化的创新创业生态以及多元包容的创新文化氛围。原始创新策源地是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为核心的城市发展定位,如北京、上海、合肥等,依托科学城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及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推动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的集中区或城市,如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等。

  区域经济增长极是以技术突破和产业创新引领为核心,如深圳、苏州、宁波等,突破产业关键技术,拥有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当前,应对激烈的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还有许多卡点瓶颈,需要前瞻谋划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优化战略科技力量定位布局,整合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系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首先,抓整体布局,夯实区域创新基础。坚定创新自信,不急躁不盲动,按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规律和要求,结合自身基础和优势,从长远出发,抓住机遇,先行建设。一是加强整体布局。与国家创新战略相衔接,发挥区域科技优势,促进联动发展。如通过科学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创长廊等平台,加强空间布局和组织、制度、载体建设。二是加强系统谋划。积极争取国家战略性科技资源,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重大创新平台、大科学装置建设等任务,发挥大科学装置集群优势,培育有影响力创新型产业集群。三是加强前瞻部署。聚焦前沿交叉和重点领域,如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领先部署一批前瞻性、战略性项目,产出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其次,抓关键主体,增强体系攻关能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与区域内高校、院所、企业相互协同、贯通发展,增强体系化攻关能力。一是强化战略主体。聚焦重点难题,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强化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多主体共建共享,深入开展国际高水平科技合作。二是建设中坚力量。争取、引进、建设一批国家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建设国家级研发机构。加强区域内高校、院所、企业与各类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创新院、工业院等联动,共建研究中心、实验室等协同创新平台,提升区域创新能级。三是培育新兴力量。凝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要素、先进技术项目,大力促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前沿交叉中心和卓越研究中心,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科研范式升级。

  第三,抓关键变量,提升人才集聚质量。应抓住人才这第一资源和战略资源,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使用人才、汇聚人才。一是加强人才自主培养。以国家重大研发任务、人才计划和人才工程等为抓手,在重大任务攻关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中,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二是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推动人才自由流动和互补集聚,建设国际化人才队伍。支持各类创新主体面向全球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吸引全球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支持人才在国际重要科学组织中任职,汇聚共享全球智力资源。三是更好使用人才。发挥创新主体聚才能动性,构建靶向引才和柔性引才模式,通过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吸引关键人才,引进使用高端创新人才。针对产业发展急需,引进使用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的创新、管理和生产服务人才。

  第四,抓关键支撑,建设开放融合生态。加强区域创新环境建设,营造开放融合的创新生态,促进各类创新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发挥关键性创新网络节点支配性、集聚性作用。一是加强要素流动。打破创新要素配置的桎梏,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构建有利于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发展机制,释放要素流通活力,实现信息、知识、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的充分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二是发挥关键节点作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更好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作用,加强创新资源要素汇聚,提升创新主体的链接能力和协作能力,促进创新要素在产业链上下游纵向流动贯通,在横向上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共建共享。三是推动开放融通。推动高校、院所与国家战略科技平台开展有组织的建制化体系化科研,产出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成果,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加快形成开放式创新网络,推动区域内外创新主体融合融通,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

  (作者分别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因地制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重任在肩。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抓实干、唯实争先,保持奋进姿态、激发创新活力,努力培养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产业,积极探索山区库区强县富民的现代化新路子,奋力谱写奉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详细]

    11-13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金融为民、金融利民、金融惠民、金融便民,这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具体的实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目标和前进动力,积极运用金融手段和力量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件接着一件办,锲而不舍向前走,我国金融业必将在高质量发展中使广大[详细]

    11-13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系统观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完成好这一首要任务,需要我们妥善处理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之间的关系、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之间的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详细]

    11-10 11-11 光明日报 分享
  • 进博会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

    联通国际国内双循环,提升开放合作平台功能。强化虹桥商务区进口集散功能,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贸易平台和国别商品交易中心。借力进博会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与全球接轨的国际供应链服务保障体系。对标国际营商规则着力推进全面开放,加快构建一个要素市场化配置、国内[详细]

    11-10 11-11 光明日报 分享
  •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不久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深刻总结新时代党领导金融工作取得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高度概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八个坚持”。这“八个坚持”,是我们党对金融本质和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读者一道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详细]

    11-10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学习时间|谱写新征程上的巾帼荣光

    [详细]

    11-09 10-11 大众网 分享
  •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完善现代化产业政策体系。推动产业政策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加大对中小企业产业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统筹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在技术攻关、产业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增强产业政策协同性,加强政[详细]

    11-09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
  •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详细]

    11-09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
  • 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

    广大党员干部要全面准确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各项要求,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详细]

    11-09 11-11 分享
  •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五个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革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资源中最关键、最稀缺的顶尖部分。[详细]

    11-07 10-11 光明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