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

2024-03-27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赵义良

  赵义良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遵循客观规律的,这种规律又分为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世界现代化发展趋势,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体现出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的辩证统一。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共同愿景。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在现代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世界市场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的历史趋势中推进和拓展的,顺应了人类告别传统生产方式、迈向由工业革命开启的新的生产方式的历史进程。我们党在探索现代化的进程中,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性看待西方现代化,吸收借鉴其所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总结和运用现代化建设客观上形成的一般性经验和发展规律,如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等,着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发轫于西方,但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基于中国国情和中华文化探索出来的现代化道路。作为现代化事业的引领和推动力量,政党的价值理念、领导水平、治理能力、精神风貌、意志品质直接关系国家现代化的前途命运。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是现代化价值立场的确立、现代化目标的设定、现代化步骤的设计,还是现代化路径的选择、现代化重点的把握、现代化实践的推进,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这是中国式现代化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就开始制订和实施五年计划,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等进行战略谋划和部署,逐步形成“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把握历史新方位、顺应时代新特点,作出“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战略安排。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阶段性目标,既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稳定性,又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和成就,从坚持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领导等方面诠释了共产党执政规律。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独具特色、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是建立在对外殖民掠夺、对内剥削人民的原始积累基础上的,是在资本逻辑下运行发展起来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目标和方向,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崇高追求,具有许多重要特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目标,既要促进物的全面丰富,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在致力于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兼济天下、造福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促进共同发展贡献力量;等等。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局限性,推进和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实际、顺应时代潮流,既符合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又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特殊规律,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正因如此,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推动中国快速发展起来,而且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深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

    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实际、顺应时代潮流,既符合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又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特殊规律,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正因如此,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推动中国快速发展起来,而且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详细]

    03-27 10-03 人民日报 分享
  • 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突破口

    近年来,党中央围绕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已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数据孤岛的存在、实体化工作机制不健全、应用场景开发创新不足、上下体制的不顺等问题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亟待从体制机制层面突破。[详细]

    03-27 09-03 学习时报 分享
  • 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

    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有助于深入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揭示中华民族内在凝聚力和发展动力,阐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与繁荣的促进作用,解决相关领域研究中存在的被西方思想理论和话语体系所左[详细]

    03-25 14-03 大众网 分享
  •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着力点

    围绕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展研究。民族事务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需要对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升各族群众的法治意识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要关注研判民族领域可能出现的[详细]

    03-25 12-03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点带面 点面共进

    在发展空间中,点与面的关系是相对的。倘若把视线拉开,在全国发展版图中理解点与面,不难发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如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面”中的一个个“点”,既有自身的功能定位,彼此也在错位发展、联动发展。[详细]

    03-25 11-03 人民日报 分享
  • 科技下田地,增收添底气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耕地等资源是有限的,超大规模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又不断增长,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创新。让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在广袤的田野落地生根,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广大农民,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详细]

    03-22 10-03 人民日报 分享
  • 打通实体经济的物流“筋络”

    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双轮驱动”,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我们就能在调结构、促改革中有效降低物流行业的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详细]

    03-22 10-03 人民日报 分享
  • 护生态也是富口袋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撑点,广袤乡村必将不断铺展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崭新画卷[详细]

    03-21 10-03 人民日报 分享
  • 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面向未来,锚定目标、开拓进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我们一定能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详细]

    03-21 10-03 人民日报 分享
  • 加快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

    拿出务实举措,加大培育力度,让专利密集型产业的专利更“密”,才能促进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加速形成。[详细]

    03-20 10-03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