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扩大内需,“十四五”时期应该这样做

2020-11-19  来源: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者:

  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最大程度激活内生动力,有利于巩固和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盘

  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我国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主动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逐步形成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外贸依存度从改革开放前的不足10%上升到2007年的61.8%。

  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市场收缩,传统国际经济大循环动能弱化,2008年-2019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从56.4%逐年下降至31.8%,而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04.6%,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达56.3%。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挥内需尤其是消费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最大程度激活内生动力,有利于巩固和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盘。

  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要求。

  从主要经济体发展历程看,一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后,经济发展就主要依靠内需增长拉动,美国、日本皆是如此。以美国为例,1970年-2018年,由于净出口为负,美国内需占比一直维持在100%以上,其中,消费、投资占GDP比重分别为80%、20%。从日本看,1970年以来,消费占比不断上升,其中,家庭消费支出占比由63%逐步提升至78.6%,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

  2019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距离世界银行划定的高收入国家行列门槛已经非常接近,这就要求我们顺应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发挥需求对供给的牵引作用,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基。

  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应对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变化的战略举措。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也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重大冲击。

  国际环境重大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要求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外需、出口拉动向主要依靠内需、以消费为主转变。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有利于防范化解外部冲击,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新优势。

  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着力破解要素循环受阻、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制约因素

  我国拥有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制约因素。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我国已形成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随着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国内市场将不断扩大。巨大的市场规模,特别是城乡区域层次多样的市场体系,有利于促进国内外资本、技术、知识、人才双向流动,有助于形成体系完备、结构合理、分工细化的内需体系,对提升供给能力更好适应消费需求起到重要补充作用。

  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中西部地区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但人口红利潜力巨大、资源丰富,增长后劲较大,城镇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尤其是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年上半年,16个经济增速为正的省份中有13个位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正逐步显现。

  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截至2019年末,我国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达540.6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均居世界第一位,有效降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边际成本。便捷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能够有效提升供需对接的效率,是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重要保障。

  此外,我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率先控制住疫情也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掌握更多主动和先机、扩大内需和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赢得宝贵的机会窗口期

  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有所失衡。资金向金融、房地产领域过度集聚,对扩大内需造成了严重制约。2010年-2018年,在金融机构的本外币贷款余额中,金融业占比由0.4%大幅上升至3.8%,房地产和个人占比由30.3%大幅提升至40.6%,制造业占比由18.1%下滑至10.8%。根据四经普数据,与2013年相比,2018年我国制造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法人单位数量分别增长45.1%、360%、116.6%,占比分别下降5.7、上升0.3、上升0.2个百分点;资产总计分别增长32.4%、增长98.7%、增长120.9%,占比分别下降5.6、上升0.5、上升1.4个百分点。

  要素循环受阻。土地等传统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从土地看,低价补偿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价格差距较大;工业地价与住宅地价差距扩大。2015年-2017年,住宅、工业地价涨幅差距分别为1.5%、1.6%、7.2%。从劳动力看,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缺口扩大。2009年-2019年,两者的缺口由13.7个百分点扩大至16.2个百分点,表明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虽然居住在城市,但没有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务。技术、数据等新型要素市场规则建设有待完善,要素产权不清晰、市场化交易机制不健全,数字孤岛现象较为突出。

  收入差距较大。2008年-2017年,从初次分配收入看,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居民部门的收入占比分别由28.3%下降至25.4%、14.1%下降至14%、57.6%上升至60.6%;从可支配收入看,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居民部门的收入占比分别由24.5%下降至21.2%、18.3%下降至18%、57.2%上升至60.8%,居民部门收入占比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从2008年到2019年,居民部门杠杆率由17.9%逐年上升至5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22.7%逐年下降至8%,可见转向居民部门的收入并没有充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需求。此外,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按五等份分组,2019年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低收入家庭的10.4倍。

  推动消费升级和供给创新,推动中等收入群体扩围增收,持续释放最终消费潜力,加快构建强大国内市场

  “十四五”时期及更长一段时期,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需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持续推动消费升级和供给创新,面向供给和需求变化优化投资结构,建设统一市场和高效流通网络,推动中等收入群体扩围增收,持续释放最终消费潜力,加快构建强大国内市场。

  持续推动消费升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适应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需求升级的需要,应加快完善消费软硬环境,不断创新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持续促进消费升级:积极培育网络消费、智能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等消费新模式,鼓励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智能+”服务消费模式,拓宽智能消费新领域,加快研发可穿戴设备、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家居、超高清视频终端、医疗电子、智能汽车等智能化产品;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优化旅游市场环境,充分挖掘中华文化精髓,培育优质文化产品和品牌,着力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消费,充分发展“体育+”产业;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加快推进消费追溯体系建设,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和消费后评价制度,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建立健全集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信用管理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以创新驱动优化供给质量。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首先,适应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转型。鼓励传统企业技术改造提升,扩大汽车产业规模和体系优势,推动轻工、纺织等消费品行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数字创意等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加快在线经济、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其次,提升技术供给能力。加快布局引领产业变革的重大前沿技术,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升共性基础技术供给能力,围绕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提升,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产业共性技术攻关,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市场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最后,加强粮食、能源等重要资源生产保障。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稳住主产区和功能区“基本盘”,着力稳定国内粮食生产。扎实推进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提高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保障能力。

  精准发力,持续优化投资结构。要顺应需求结构变化,精准扩大有效投资,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生产和消费“双升级”,推动供需动态平衡。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加快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等建设,支持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慧医疗等示范应用,推动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智能化改造。强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内现代交通、信息、电力、管道等的规划、布局和建设,提高中西部跨区域基础设施畅通性。着力扩大制造业投资。理顺制造业与房地产、金融业关系,引导优质资源向制造业集聚。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改造,拉动国产装备、系统集成、工程设计和施工等市场需求。加大机器人、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投资力度。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计划管理等配套制度,依法加强政府投资资金统筹使用,深化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应用。加大土地(海域)、金融政策对投资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

  建设统一市场和高效流通网络。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人员、技术、资本、服务等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是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重要保障。要大力打破区域市场分割,健全流通体系,提升流通效率,促进产销顺畅对接。一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消除各类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落实并巩固维护“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建立破除市场准入隐形壁垒工作机制。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全覆盖,综合运用督查、抽查、通报、考核等手段,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建立健全现代监管体系,统一市场监管,完善反垄断执法体制机制,加大执法力度。二是健全流通网络布局。加快完善流通网络规划,构建全国骨干流通大通道体系,布局国际级和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着力提升节点城市流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布局能力和商业资源带动作用,优化城乡网点选址、网点规模、业态选择。加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重要商品储备库、农村物流设施等流通设施建设。

  健全收入分配制度,推动中等收入群体扩围增收。收入是民生之源,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加快建立更加有效的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加快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首先,完善初次分配政策体系。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更加重视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的市场价值。丰富居民投资理财产品,增加居民投资渠道。其次,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保障基本民生的力度。健全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长期平衡。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最后,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扶持中等收入群体“后备军”,破除影响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重点群体增收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完善税收、住房、社保等配套支持体系,减轻中等收入群体负担。

  (作者:盛朝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战略政策室主任)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