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

2022-01-07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黄锁明

  作者:黄锁明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以一定质量、足够数量的多元化人才作支撑。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强调“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提出“坚持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培养、分类施策”“坚持多元主体、分工配合”“坚持广招英才、高效用才”等一系列人才工作原则。高校是人才的摇篮,是科技创新、成果供给的重要力量,应当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建设乡村人才队伍方面发挥优势、承担责任。

  确立“新农人”培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指明了“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是“新农人”的基本内涵。如何确保高校培养的涉农人才及其知识技术真正为乡村所用?这就要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确立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育人目标。“懂农业”是发展农业与开发新农业的知识与技能基础;“爱农村”是扎根乡村的情感基础;“爱农民”则是服务农民的情感基础。三者是一种交互合力的关系:只有具备“懂农业”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且拥有“爱农村”“爱农民”的情感基础的“新农人”,方能真正服务于“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这一育人目标的实现,需要高校与地方协同推进。

  优化“新农科”专业设置。乡村振兴是产业、文化、生态、组织等的全面振兴,因而在人才需求上具有多元性,包括农业产业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当前,与地方需要的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相比,高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知识专一化、技能单一化、专业分散化等问题。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将“人才培养提质行动”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具体包括“促进学科专业发展建设”“强化人才培养”“加强基层人才能力培训”等方面内容,这为高校培养涉农人才指明了方向。2019年,在教育部统筹规划下,“新农科”建设拉开帷幕,旨在推进农科与理工文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众多高校锚定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主动适应变革,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创新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切实推行科技小院专项、乡村振兴等专项研究生招生项目,使一批研究生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下一步,高校与地方需要持续互动,周期化常态化优化涉农专业设置,以切实增强乡村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供给的匹配程度。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农人”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可见,涉农人才需要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技能,不是仅仅在大学教室里就能培养出来的,因而亟待创新培养模式,加强校地协同,在培养过程中推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一方面,将“土专家”“土秀才”等乡村人才引进高校课堂,与高校专职教师一同开展专业技术技能教育,在丰富高校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将高校教师与学生引入“希望的田野”,拓展高校教师与学生对乡村的认识,做到真正了解乡村、理解农村,进而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农村,打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梗阻”。当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层面已经有所推进,但仍存在诸多壁垒,需要高校与地方共同推进,以实践为基础,在未来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

  灵活合理用好人才。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在不同机构、不同地域之间的流动愈加频繁。当前,乡村在社会服务、公共设施等方面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诸多短板。如果脱离实际情况,试图将人才“固定”在乡村,很可能会伤害他们的“乡村情感”,打消他们建设乡村的积极性,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因而,对涉农人才的应用策略应更加灵活合理,秉持可“不为我有”但“必为我用”的逻辑,建设一支容纳不同层次、类型、专业的人才队伍。灵活合理用好涉农人才,既需要高校在推进学生就业工作中更加面向广大乡村,引导学生扎根乡村;也需要地方在用才时不拘形式,为乡村人才提供个性化岗位。例如,通过建构乡村人才的委托培养与定向就业体制以及地方各种优惠性政策,强化高校的“推力”与地方的“拉力”,进而形成“合力”,吸引人才到乡村就业甚至安家。通过建立高校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到乡村挂职等制度,推动人才周期化滚动化服务乡村。通过地方与高校协同开发周期性培训课程,使乡村人才的知识与技能在服务过程中不断提升,更好地服务乡村。

  总之,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只有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多措并举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才能使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作者:黄锁明,系南京工业大学教师工作部部长、副研究员,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9AKS008]阶段性成果)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发展阶段

    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在精心谋划发展的同时,精心谋划好安全。凡事从最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居安思危,以防微杜渐的清醒、如履薄冰的谨慎,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详细]

    12-30 11-12 人民日报 分享
  • 坚持自我革命

    我们要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勇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永葆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详细]

    12-30 11-12 人民日报 分享
  • 勇做不负新时代的奋斗者攀登者

    压实合力制胜责任,牢固树立使命责任荣誉共同体意识,坚持天地一体、乘组一心,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人人负责、处处尽责、事事有责,以“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集体智慧奋力夺取新征程上的更大胜利。[详细]

    12-29 16-12 人民日报 分享
  • 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

    继续保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强大合力。深入做好改革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加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举措阐释解读,以强有力的宣传舆论凝聚起改革强军的正能量。军队高层机关和高级干部要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促改革、尽职责,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改革决策部[详细]

    12-29 15-12 人民日报 分享
  • 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弘扬西柏坡精神

    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弘扬西柏坡精神,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在干事创业中诠释对党忠诚,以为民尽责、为民奉献的实际行动做到不负人民。[详细]

    12-28 14-12 人民日报 分享
  • 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始终保持人民公仆政治本色。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努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四风”问题树倒根存,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必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继续整治[详细]

    12-28 14-12 人民日报 分享
  • 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详细]

    12-27 15-12 人民日报 分享
  • 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腐败是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也是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消极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以坚如磐石的意志正风肃纪反腐。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新的征程上,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从事关群[详细]

    12-27 14-12 人民日报 分享
  • “红色高原”:见证长征历史 承载长征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长征精神,做出了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川西高原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的示范段,肩负着成为开展党史教育、传承弘扬长征精神窗口基地的重要使命。[详细]

    12-22 10-12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人民为中心创造历史伟业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坚持人民至上。“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克敌制胜、战[详细]

    12-22 10-12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