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陈建奇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要辩证认识和科学统筹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实现量质齐升的高质量发展。
经济发展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质变推动形成新的量变,新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催生新的质变。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二者相辅相成。新时代,我们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经济发展在质和量上均取得历史性成就。过去十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6.2%,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成效显著,过去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8.1%。我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践表明,辩证认识和科学统筹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才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质的有效提升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大部分领域“有没有”的问题基本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更加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单纯数量扩张没有出路,只有以质取胜、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才能支撑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有利于补齐经济发展短板,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利于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消费需求,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量的合理增长是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坚持稳中求进,保持量的合理增长,有助于保障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保障经济循环畅通,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质的有效提升奠定基础。推动经济实现更有效率、更高水平的量的增长,也有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不断发展至更高水平,不断做大做强中国经济。
把经济发展的质和量有机统一起来,关键在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通过量的合理增长支撑质的有效提升,通过质的有效提升引领量的合理增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努力走以质取胜发展之路,形成全国上下竞相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和强大合力,就能持续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责任编辑:牛乐耕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五大方面既有各自内涵,更是一个整体。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五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支撑,[详细]
要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出更多服务发展的新政策、便民利民的新举措,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大助力。更加注重疏导化解、标本兼治,在执法办案等工作中把准群众情绪和社会心态,在工作中跟进关怀服务,努力使执法管理更有“温度”。[详细]
这既是深情厚爱和殷切嘱托,更是实践要求和激励鞭策,为广大青年矢志服务乡村振兴、唱响农民美好生活提供了指引和遵循。纸短情长、言深意重。广大青年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坚定理想、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详细]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挑战迫切要求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这就需要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刻洞悉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最大限[详细]
“就像过年一样!”广交会时隔三年全面恢复线下展,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创新高。看看这个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实现外贸促稳提质的目标是有支撑的。[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力量源于团结。”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详细]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牢牢把握这一总要求,要深入领会其重要意义,全面把握其丰富内涵,切实将其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详细]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推高质量发展。[详细]
寓活力于秩序、寓秩序于活力,在改革发展进程中科学处理活力与秩序的关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一个充满生机而又稳定有序的中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模样,也是东方大国向世界呈现的宏伟气象。[详细]
前进道路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以“中国之制”保障“中国之治”,我们一定能经受住一次次风险考验,不断化危为机、浴火重生,开辟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未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