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

2023-06-21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寇江泽

  寇江泽

  把握好保护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相关性,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

  我国的野生植物健康状况有所改善,脊椎动物受威胁状况的恶化趋势有所减缓,近500种野生动植物受威胁等级下降……不久前,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新版《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实现对我国现有分布的高等植物、脊椎动物生存状况的全面评估和更新,为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夯实了科学基础。

  部分物种濒危状况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状况持续改善,是令人欣喜的变化。这得益于我国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尤其是基础能力的不断增强。为全面掌握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变化趋势,我国建立了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针对关键生物类群的分布与迁徙特点,形成覆盖陆生脊椎动物、昆虫等多个类群及多种生态系统的专项监测网络。在此基础上,完善物种评估等级标准体系,查明物种受威胁等级并分析原因,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此次评估中,有595种高等植物和157种脊椎动物因相关数据得到补充,其濒危等级获得了更新评定,物种基础资料得到了极大丰富。

  对生物多样性总体情况的掌握,为科学制定保护对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我国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陆域生态保护红线覆盖的国土面积不低于300万平方公里,涵盖了95%的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与此同时,不断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就地保护体系,以及包括植物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以及种质资源库、基因库等较为完备的迁地保护体系,二者可以形成一个有机衔接、相互补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科学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实施最严格执法监管,让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比如,得益于保护区数量和面积不断增长,野生川金丝猴种群从2002年的1.4万只,增加到目前约2.5万只,濒危等级从“易危”降到了“近危”。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日臻完善、监管机制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大幅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有效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必须为之付出不懈努力。

  进一步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要把握好保护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相关性,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一方面,要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压实保护责任,提高保护成效。另一方面,要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及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良性循环。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增进人类福祉。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任重而道远。在巩固已有保护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治理能力,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定能有效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基础筑得越来越牢固。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学习时间|做好文化“两创”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山东是文化大省,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美誉,在这里诞生了孔子、墨子、孙子、书圣、医圣、农圣、工圣等众多名家智者。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赓续历史文脉,山东责无旁贷,[详细]

    06-18 18-06 大众网 分享
  • 扑下身子 沉到一线

    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沉下心来,甘当人民群众小学生,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关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群众急难愁盼的具[详细]

    06-07 10-06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自立自强勇攀科技高峰

    无限风光在险峰,科技创新同样如此。使命召唤,梦想催征。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广大科技工作者定能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闪耀在强国复兴的伟大征程。[详细]

    06-07 09-06 人民日报 分享
  • 学习时间|强国复兴有我,做新时代好少年

    2023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谈到新时代中国好儿童时,给出这些关键词: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这二十四字箴言饱含了总书记对少年儿童深深的期许。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中国特[详细]

    06-01 15-06 大众网 分享
  • “交汇点”就是“突破口”

    采访时,江俊告诉记者:了解到“机器化学家”后,不少科研人员主动前来交流合作,带来一些新的交叉研究课题。遵循科技创新规律,拥抱学科交叉融合趋势,推动前沿探索、协同研究,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收获更多原创成果。[详细]

    06-01 15-06 人民日报 分享
  • 深刻把握坚持胸怀天下的科学内涵

    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崇高情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立场观点方法。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要拓展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在世界舞台上拓展中[详细]

    05-31 12-05 人民日报 分享
  • 深刻把握坚持胸怀天下的科学内涵

    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崇高情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立场观点方法。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要拓展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在世界舞台上拓展中[详细]

    05-31 12-05 人民日报 分享
  • “藏粮于技”先要授农以技

    站在田边,韩凤香躬身抓起一把泛着油光的黑土:“这就是秸秆还田技术养‘肥’的地。”服务粮食增产、土地保护、农民增收,先进农技的重要性日渐深入人心。下“绣花”功夫,做长久文章,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农技推广环境,培育更多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农业人才,农业[详细]

    05-31 12-05 人民日报 分享
  • 守住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保护黄河是事关民族复兴的千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念兹在兹,挂念于心。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黄河流域各省区都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详细]

    05-29 14-05 学习时报 分享
  • 数字职业拓展就业新空间

    上个月,被舆论冠以“力度前所未有”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方案正式推出。在此之前,《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入选名单》公布。这些助力劳动者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拥抱新经济新职业的举措,带给人们不少鼓舞和启发,也赢得广泛称赞。人们也由此期待,各主体“[详细]

    05-29 14-05 光明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