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

2023-10-12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持续的、进阶的、实质性的贡献

  共建“一带一路”将继续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各国经济联动融通,为经济全球化建桥修路,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确定性

  国际货物联运从日均2列增至日均14列,运输货品从10多种增至2000余种,货物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开通初期压缩一半以上……中老铁路开通一年多来,运输网已辐射至13个国家和地区,打开了共建共赢经济发展的新通道。蓬勃发展的中老铁路,折射共建“一带一路”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也成为“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为缩小南北差距、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的有力见证。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习近平主席强调:“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内陆边陲变成开放前沿,促进了共建国家经济融合、发展联动、成果共享;经济合作跑出加速度,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共商共建共享,不断丰富新形势下多边主义实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持续的、进阶的、实质性的贡献。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对世界形势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全球增长动能不足,难以支撑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怎样发掘和培育持久增长的动力?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怎样维护和发展带动增长的开放型经济?全球发展失衡,怎样实现各国在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从而确保共同繁荣?共建“一带一路”之所以行稳致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为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汇聚新思路,为实现联动式发展、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能量。

  “一带一路”是一条繁荣之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着力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发展描绘了新愿景,为国际发展合作提供了新机遇。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最具潜力的合作带,凝聚了共建国家渴望发展的最大共识、契合了共建国家经济发展升级的最迫切意愿、提供了世界经济走出阴霾的最有效方案、展现了中国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的最大诚意。“一带一路”建设把共建国家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致力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让世界各国的发展机会更加均等,让发展成果由各国人民共享。

  “一带一路”是一条开放之路。一段时间以来,逆全球化思潮、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日渐显现。共建“一带一路”以开放为导向,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着力推动形成开放型世界经济,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坚持开放合作才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共建“一带一路”将继续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各国经济联动融通,为经济全球化建桥修路,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确定性。

  “一带一路”源自中国,属于世界。不以意识形态、发展模式划线,而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合作;没有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是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是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是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坚持事务由大家共同商量,项目由大家共同建设,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和均衡的全球治理体系。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商共建共享等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被写入联合国、中非合作论坛等国际组织及机制的重要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释放了强大的国际影响力、道义感召力、合作吸引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中国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更多智慧,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

    翻山越岭、跨洋越海,丝绸之路是古人创造的互联互通奇迹。如今,远洋巨轮劈波斩浪,“钢铁驼队”跨越大洲,续写着新时代的丝路故事。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10周年为新起点,加快发展战略对接,推[详细]

    10-11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论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思维,总结好、运用好党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更好指引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详细]

    10-11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充[详细]

    10-09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共创亚洲和平、团结、包容的美好未来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亚运会给全世界留下难忘的杭州记忆。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记忆,走人间正道,干正义事业,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详细]

    10-09 10-10 大众网 分享
  • 总书记引领我们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犹如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一路奔涌、浩荡向前,历经风雨绵延不绝,饱经沧桑历久弥新,在人类文明史册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详细]

    10-08 10-10 光明日报 分享
  • 读懂中国对当今世界发展至关重要

    展望未来,中共二十大制定的发展蓝图将在实践中得到落实,并将深刻影响整个世界。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冰中两国必将迎来更多互利共赢合作的机遇。[详细]

    10-08 10-10 人民日报 分享
  • 让传统节日更好浸润时代人心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中秋节是团圆的象征、情感的寄托、文化的纽带。让我们共同感受中秋意蕴,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精神、价值与能量,更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赓续传统中走向未来。[详细]

    09-29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重要部署,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详细]

    09-28 11-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必须迈过的坎,每个产业、每个企业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往前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详细]

    09-28 11-09 人民日报 分享
  • 讲好大运河故事 擦亮中华文化名片

    讲好大运河故事,要更好利用中外文化交流的各种场合、各类平台,抓住有利时机加强对大运河文化的宣介推广。国际论坛、展会展览、体育赛事等形式多样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为我们讲好大运河故事提供了重要平台,是传播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窗口。当前正在举办的杭州亚运会,[详细]

    09-28 11-09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