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创新的引领者、推动者

2024-01-08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邹 翔

  邹 翔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上世纪70年代,这里还是一片荒野之地,因距离主城区较远,一度被称作武汉地图外两厘米的地方。然而数十年间,我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第一个光通信国际标准、第一款商用存储芯片、第一个400G硅光模块,全球首款128层三维闪存芯片、全球首个超高通量“火眼”实验室相继在此诞生。如今,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制基地和我国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之一,它也有了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中国光谷”。

  从一域的“荒地”到发展的“高地”,光谷崛起的密码是什么?答案就是“创新”。创新是光谷最亮眼的底色。内生创新、革故鼎新,光谷从未停止过争先的脚步。更为关键的是,这里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业者遭遇“失败”后渡过难关的政策举措,打造了一种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形成了一种崇实求新、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有创业者感慨:“在光谷,创业失败并不可耻,而是为下次成功铺路。”将创新刻进基因、使创业成为风尚,催生了从“一束光”到“创新城”的蝶变,也带给我们启示:创新之花总是盛开在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土壤之上。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快转变不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工作方法,真正成为创新的引领者、推动者。”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只有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才能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但“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的清醒也道出了创新的不易。创新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意味着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总是与风险相生相伴,有时甚至荆棘丛生、困难重重。创新之路上,失败比成功更常见,真正的成功往往藏在无数次失败之后。正如钱学森所说,“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尤其是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需要开拓者们勇闯前所未知的“无人区”、攀登人迹罕至的“高寒带”,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后勤保障”至关重要。勇于给创新松绑,善于为创新开道,敢于为创新者撑腰鼓劲,才能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创新从来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需要涵养崇尚创新的制度,需要培厚鼓励创新的文化,需要打造支撑创新的环境载体。这就要求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向制约创新的难题“下狠手、动真刀”,把不利于创新的绊脚石一一搬走,同时推动创新思维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之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时代风尚,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创业创造动能。

  “不日新者必日退”。生活总是将成功的机会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创新的引领者、推动者,转变不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工作方法,行动要快些、再快些。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读懂中国 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以负责任大国姿态积极担当作为。不断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将为世界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提供更多新动力。读懂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携手中国必将开创更美好的未来。[详细]

    01-05 10-01 光明日报 分享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展望未来,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协同推进扩大内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我们就一定能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详细]

    01-05 09-01 人民日报 分享
  • 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乘势而上,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就一定能夯实新发展格局的基础,让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丰沛。[详细]

    01-03 11-01 人民日报 分享
  •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见神采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我们进行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方能成就新的精彩、谱写壮美华章。让我们迎着新年的曙光,保持“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详细]

    01-03 09-01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仅将为经济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还能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详细]

    01-02 10-01 人民日报 分享
  •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新征程上,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扬起14亿多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憧憬的风帆,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坚定信心、奋勇前行,就一定能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把中[详细]

    01-02 10-01 人民日报 分享
  • 学习时间丨以实际行动践行沂蒙精神

    [详细]

    12-29 23-12 海报新闻 分享
  • 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

    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需要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汲取充足的养分和力量。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自觉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使人民的创造热情得到激发、创造意愿得到尊重、创造实践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我们要树[详细]

    12-29 10-12 人民日报 分享
  • 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详细]

    12-29 10-12 人民日报 分享
  • 牢牢掌握主动权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新时代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牢牢掌握主动权,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详细]

    12-28 17-12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