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2024-07-01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流险滩,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局面。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读者一道,回顾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伟大成就,汲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力量,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编者

  创新成果喷涌、创新活力奔涌、创新动能潮涌,展现着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壮丽气象

  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坚持用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今与昔,两份科研项目申请书的厚度,见证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做课题组长,先要做财务专家!”一度流行于科研一线的这句话,道出传统科研经费管理机制的弊端。为打破束缚,安徽启动“科技大包干”改革,将经费审批权下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院士团队亮出对比,改革前的财务预算表长达17页,改革后只有1页。得益于管理事务“减量”,杜江峰院士团队将更多精力投入科研业务,今年初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小切口带来大突破,由此观察新时代科技体制改革,从“大局上谋势”绘制改革蓝图,到“细微处落子”解决科研人员的烦心事,从破除“四唯”,到建立“揭榜挂帅”制度,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以改革的点火系点燃了创新的新引擎。“天问”“嫦娥”叩问浩瀚苍穹,“奋斗者”号、“深海一号”突破极限海深,“新三样”铸就中国名片,创新成果喷涌、创新活力奔涌、创新动能潮涌,展现着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壮丽气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的一系列创新理论、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都是革命性的,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局面。”

  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瞄准降低税费负担,深化财税体制改革,2013年以来我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累计超15万亿元;数十项改革方案接连实施,构建起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我国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人心……新时代以来,加强各项改革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配合,把握改革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我们推动的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正是始终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准确把握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注意政策的精准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势如破竹,改革成果才能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人到半山,唯勇者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展望未来,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坚持用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就一定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理论强才能底气足

    心中装着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是党和人民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坚定信念、强大底[详细]

    06-25 15-06 人民日报 分享
  • 助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征程上,广大高校要勇担使命、贡献力量,努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蓄积发展新动能。[详细]

    06-25 15-06 人民日报 分享
  • 西墙峪:山纵好后勤

    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传承弘扬沂蒙精神,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代代相传,今天,让我们走进“沂蒙红色堡垒村”——临沂市沂水县西墙峪村,感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凝聚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详细]

    06-19 15-06 大众网 分享
  • 点“废”成金,畅通低碳循环

    以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为发力点,以生态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为突破口,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创新链就能更好融合。[详细]

    06-11 10-06 人民日报 分享
  • 为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担当作为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详细]

    06-11 17-06 人民日报 分享
  • 学习时间|用好沂蒙精神这个传家宝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沂蒙精神是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攻坚克难、踔厉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新征程上,让我们大力弘扬和践行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把沂蒙精神这一丰厚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团结奋斗、砥砺前行的强大力量。[详细]

    06-08 16-06 大众网 分享
  • 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根基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人才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作[详细]

    05-29 11-05 人民日报 分享
  • 修好共产党人“心学”重在知行合一

    新征程上如何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是每一名党员都要回答好的重大课题。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也要求我们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善于从中华优秀[详细]

    05-29 11-05 人民日报 分享
  • 服务更贴心,金融更惠企

    金融服务,连着企业经营的“小生意”,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扩大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可得性和便利度,定能让金融资源有效转化为中小微企业的前进动能,更好为经营主体增信心、为经济发展添活力。[详细]

    05-28 11-05 人民日报 分享
  • 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必能以各民族大团结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更大贡献。[详细]

    05-28 11-05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