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委员会成立会议暨学术山东:名家指导课在济南举行

2024-05-24  来源: 山东省社科联 作者:

  5月22日,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委员会成立会议暨学术山东:名家指导课在济南举行。会上宣读了省社科联文件《关于成立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委员会的通知》,讨论通过了省社科联学术委员会章程,颁发了学术委员会聘书,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坤,省社科联学术委员会主任、曲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戚万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吴衍涛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社科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校长(院长)段培永主持省社科联学术委员会成立会议。会后,举行2024年度第二场名家指导课。省社科联学术委员会委员、部分青年人才团队代表和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师生100多人参加会议。

  凝聚学术力量 促进学术繁荣

  成立学术委员会旨在加强学术方向引领,促进学术研究工作规范有序发展,更好地协调和指导全省社科事业繁荣发展,体现了省社科联抓改革促发展的决心和力度,反映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群团工作规律认识的深化。

  王坤在讲话中指出,设立省社科联学术委员会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发挥委员专业优势,深化社科工作改革创新;有利于发挥社科联“联”的优势,形成工作合力;有利于发挥学术导向引领作用,推动出精品出人才。希望学术委员会要在推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戚万学在讲话中指出,成立学术委员会重在提升学术管理和学术决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健全学术管理服务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必将对推动社科强省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他表示,学术委员会将严格遵守学术委员会章程规定,切实发挥好作用。一要依规履职,当好参谋助手。从社会科学学术规律出发,把准学术方向和着力点、发力点,为社科联业务工作“把好关”。聚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找准山东社科事业走在全国前列的创新点、突破点,积极为改革发展建言献策。二要增强能力,提升履职水平。学习把握社科工作政策,了解社会科学发展趋势,不断增强学术事务研判能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三要善于发声,为事业发展“代言”。在我省重大实践问题的理论支撑和解读上,勇于发声、善于发声,以学术话语权提升助推社科事业发展,为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四要秉持公心,严格自律履职尽责。从全省社科大局出发,摆脱本单位、本专业的一域之见,按规则办事,加强廉洁自律,维护学术道德,为社科事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传授学术心得 提升科研能力

  随后举行的名家指导课上,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戚万学,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谭好哲为青年人才传授治学心得。

  戚万学和青年学者分享了求学、治学的经历、经验,指出治学要有一种坚持,关乎心性。保持专注坚守,既要坐得下读圣贤书,也要走出去行万里路,认真体察家国时事、感悟学术、学者人生。要有历史感,关乎未来。明所从来,方能知其将往。坚持历史的思维方法,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思考问题,符合历史演进规律、人类文明演进过程,学术研究在历史上站得住。要有现实观照,关乎使命。既要沉得下又要上得来,沉得下是指身心要沉下,戒骄戒躁,真正沉到百姓中去;上得来是指要有反思能力,“于无疑处有疑”。既能热上去也能冷下来,热上去是要知政治、懂国情、明时事;冷下来是不跟风,不蹭热度,有冷静的大脑、清明的理性。要有学术关切,关乎职守。不仅“照着说”,坚持学术规范、学术传承,不跑调;更要“接着讲”,反映新的时代精神,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善于建构新的思想知识体系。要有开放视野,关乎格局。始终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职责使命,坚持健康的内在自我反省机制和合理的外部评价参照系统相统一。

  谭好哲在题为《坚持学术理论研究的问题导向》的授课中,从学术理论研究为什么要具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生发路径与学术问题的不同类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学术理论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和阐释。他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问题是学术理论创新与发展的起点、动力与构成内容,也是学术理论有所作为的内在基础,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学术问题来自于现实实践的刺激,来自于对原有理论的反思,从根本上说来自时代的客观社会需求,是时代呼声的理论表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学术理论研究,需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要始终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艺发展的实际问题为现实着眼点,二是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为指导,三是要始终牢记人民至上观念,把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评断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尺度。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特等奖获得者泰山学院周郢教授,一等奖获得者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彭红枫教授和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郑智航教授结合各自获奖成果,分别作了题为《<泰山编年通史>编撰杂谈》《国际金融相关问题研究:近15年来心路历程》《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的经验传授,分享治学心得和科研方法,并同青年学者进行互动交流,受到与会人员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省社科青年人才团队学术带头人、青岛大学司登奎教授说:“授课专家以‘过来人’的身份结合自己研究历程、做了系统性、细节性的分享,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建议中肯,真正讲到了青年学者的心坎里,使我们产生很大共鸣,为青年学者开展高水平研究指明了方向。”

  山东协和学院赵华教授认为:“名家导师以其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为听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课程中的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指导,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易于理解和吸收。”

  聊城大学青年学者王朵朵说:“名家指导课从科研经历分享着手,让我们了解到学术大咖的科研成果都是坐冷板凳熬出来的,让我们深受启发,坚定了持之以恒永攀高峰的恒心和毅力,给了我们莫大鼓舞。”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扬长避短,不搞“一种模式”

    在共性中寻找个性,推动新质生产力精准布局;从个性中总结共性,助力新型生产关系加快形成……在把握共性与个性中做好“加减法”,就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蓬勃涌动。[详细]

    05-23 14-05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金融活水滋养新质生产力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着眼未来,以强大的金融有力支撑科技和产业创新,用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需求,支持实现从研发到量产质的飞跃,必能以科技金融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详细]

    05-22 15-05 人民日报 分享
  • 稳中求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新质生产力成势处,高质量发展动力足,高水平安全更牢固。“稳”和“进”的辩证法,统一于谋定后动、奋发进取的行动中。[详细]

    05-22 15-05 人民日报 分享
  • 增强创新自信

    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为天下先的雄心壮志,敢于探索科学“无人区”,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推出更多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推进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着力攻克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详细]

    05-21 17-05 人民日报 分享
  •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有利于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详细]

    05-21 17-05 人民日报 分享
  • 学习时间丨筑牢遵规守纪的堤坝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之际,我们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与您一起学习领会。[详细]

    05-17 09-05 大众网 分享
  • 科技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今天,随着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文旅领域加速应用,科技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展现出生机勃勃、潜力无限的大好前景。“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要求,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应有之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详细]

    05-16 14-05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越开放,就越主动,越自信。立足西部、着眼全国、联通世界,不断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定将迈出新步伐、迈上新台阶。[详细]

    05-16 09-05 人民日报 分享
  • 促进产业向“新”而“兴”

    放眼神州大地,新兴产业正涌动活力、向阳生长。因地制宜、抢抓机遇,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必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书写新篇章。[详细]

    05-14 11-05 人民日报 分享
  • 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实体经济是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形成地区发展新动能,定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不断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详细]

    05-14 10-05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