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优势互补的辩证法

2024-08-05  来源:  作者: 周珊珊

  周珊珊

  有这样一则数据:川渝两地汽车产业链协同配套能力已达80%以上。通俗地说就是,川渝协同,可以完成一辆汽车的80%。重庆整车发展优势明显,四川产业链优势突出,川渝优势互补,同奏汽车产业“交响曲”,“重庆造”“四川造”融合成“川渝造”,携手冲刺“世界级”。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优势互补、各展其长”,要求“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握优势互补的辩证法。

  做到优势互补,前提是找准自身的特色优势。陕西延安从自然和气候条件出发,发展苹果产业,打响苹果品牌,小小苹果化身致富果、幸福果;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立足“茶乡竹海”等优势,让惠明茶变“惠民”茶,高山果蔬、中药材“闯出”大山……找准特色、认清“本位”,搞清楚哪些资源是“人无我有”的,这是锻造优势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各地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必须从实际出发,“有多少汤泡多少馍”。摸清家底的同时,还要善于因时因势重新审视本地资源。新的市场环境、新的技术条件和新的营销手段,都可能给盘活资源带来新的契机。

  优势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准确“定位”。横向看,要和别人比,找出基础优势;纵向看,就要和自己比,多考虑如何转型升级,做到“人有我优”。黑龙江大庆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曾因油而生、因油而兴,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基础优势。而今,大庆油田推进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把新能源业务并入主业发展,推动“风光气储氢”一体化模式初具规模。资源优势要持续转化为发展优势,就要应时而变,做好新旧动能高效转换、平稳过渡,汇聚新质生产力势能,形成高质量发展动力。

  做到优势互补,关键是要有“高站位”,在大局下思考,在全局中行动。曾经经济相对落后、产业基础薄弱、科技人才匮乏的贵州为什么能率先擦亮大数据名片?除了气候凉爽、地质稳定、电力资源充足等因素,正是把一地优势放在国家发展大局大势中考量,才把“换道超车”的契机变为发展现实。由此可见,具备“从全局谋划一域”的高度,才能提高谋划的科学性、系统性、预见性,抓住历史机遇,拓展发展空间;具有“以一域服务全局”的担当,才能为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成为增长极、新高地。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把握区域差异,用好优势互补的辩证法,既补各自的短板,又锻造共同的长板,把发展落差的势能变成协同发展的动能,各地定能不断书写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

    把牢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必将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详细]

    07-31 11-07 人民日报 分享
  • 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系统集成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决定》各项改革举措上来,定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详细]

    07-31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
  • 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充分发挥数据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的作用,有助于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展望未来,我们还需要继续完善数字经济治理,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据要素更好赋能经济发展和美好生活,构筑国家竞争[详细]

    07-30 14-07 人民日报 分享
  • 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改革的推动作用

    破除与新发展理念不符的体制机制弊端,形成有利于新发展理念落实落地的制度环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详细]

    07-30 11-07 人民日报 分享
  •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站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上,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把《决定》谋划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将深化改革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定能以“中国之制”的新优势推动“中国之治”迈向新境界。[详细]

    07-29 14-07 人民日报 分享
  • 增强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认同度

    充分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在新征程上书写出更加精彩的改革答卷,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详细]

    07-29 14-07 大众网 分享
  •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应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从学理上研究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彰显知识体系的自主性,以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现代化的原创性贡献。[详细]

    07-26 16-07 人民日报 分享
  • 在全面上下功夫,在深化上用实劲

    题定纲成,乘势而进。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时不我待,责无旁贷。[详细]

    07-26 11-07 人民日报 分享
  • 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新征程上,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党的领导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详细]

    07-24 15-07 人民日报 分享
  • 多管齐下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农业农村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作为首都最大的平原区和农业大区,北京市大兴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国家[详细]

    07-24 15-07 人民日报 分享